也是因此,此刻见顾恪难得地要出手写下“大作”,秋霜分外期待。
顾恪自是无所谓,他又不是靠写字混饭吃的,写再丑那也叫个性。
拿起顺手带来的竹片,蘸上墨水,刷刷刷在上面运笔如飞,不过片刻功夫就写出一条十来字。
一旁围观“大作”的秋露瞪大双眼,颇像条死鱼,嘴巴也不知不觉间张得老大,硬生生被震住了。
天罗手在身,顾恪写字速度飞快,片刻后就写满了数十条竹片,方才停手。
蹙眉拿着竹片和无名之笔,在两者之间来回扫视,他不禁喃喃:“就这?”
竹片写下的是很熟悉的农学,因为它分成很多部分,如浇水这种基础只有三五百字。
若是黑煞掌这些武学,因为太详尽,入门基础都有上千字。
试验而已,他当然不想费事。
结果写完农学开头的浇水基础,他便知晓无名之笔的点睛效果了。
所谓点睛,取的就是画龙点睛的意思。
他可以通过无名之笔,将自身的部分精神意念,灌注并存留在作品上,供他人学习观摩。
比如他写的农学浇水篇,别人拿去看了,便能得到他相关的感悟,快速理解。
说起来倒是与系统灌顶传授武学类似,可其效果……太低了。
系统灌顶是百分百无死角无错漏,只要是个正常人就能跟着练,见效很快。
点睛却只是执笔者的个人感悟和经历,错误疏漏在所难免。
更鸡肋的是学习观摩所得还很少,不会超过执笔者的两成。
想到这里,顾恪突然反应过来:等等,不对!是自己想岔了。
他这点农学水平也就能与普通农民相比,观者得到两成自是没甚大用。
可要是秦大小姐和柏素清写下自身对武学的感悟,给他这种武盲看呢?
这两位可是武宗。
对武学的理解高度,相比接触练武才一年的顾恪来说,绝对是高屋建瓴。
两成,足以让他脑瓜子开窍了。
想到此处,他脸上露出了笑容,站起身就想去找柏素清试试,就见旁边秋露满脸呆滞,瞪眼张嘴的模样。
留意到她视线还在农学竹片上,他干脆把竹片一把拢起,塞到她手上:“扔去厨房烧火吧。”说着迈步出了书房。
秋露本来震惊于他“惊人”的书法造诣,但竹片入手,低头再看,脑中突然就涌进一股信息。
各种浇水的心得体会仿佛是她亲手实践所得,突然觉得浇水好像也不难了似的。
等等,我为何会想到浇水。她不由愣住:刚才我不还在想先生的字为何如此……骨骼清奇么?怎地会对除草深有体会的。
她的视线落在竹片上,那“浇水心得”再次进入脑海。
秋露隐约明白了,眼中陡然放出光芒:“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先生是在传我种地的学问。”
她想起顾恪曾经随口说过,世事洞明皆学问,种田干活自然也有学问。
当时听见,她便觉极有道理,此刻更是豁然开朗:“先生仙法果然玄妙,竟能凭字传艺。”
感叹片刻,秋露便拿着十数条竹片,找好姐妹冬烟分享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