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开国之君 > 7、与官府打交道的正确方式(下)

7、与官府打交道的正确方式(下)(2)

  ←  章节目录  →  

翌日,六叔驾着马车载着李承宗和韩长安,在两名捕快的步行陪同下往晋阳县城赶去。

晋阳城始建于春秋末年,由晋国大卿赵简家臣董安于在太原盆地北端晋水北岸,悬瓮山东侧修筑而成,向来都是北方军事重镇。又经秦汉两朝不断扩建,迭更为太原郡,下辖七个县城,晋阳县正是其中之一,且向来为郡中政治中心。

然在这个历史位面,晋阳先经三国之乱又有五胡之乱,直至薛烈建立陈朝,原先的晋阳城几经战乱已是破败不堪。考虑到晋阳在军事上的战略地位,仁宗在位时又耗费了大量资财在龙山重建晋阳城,这才有了如今的晋阳县。只是时移世易,这晋阳原本的政治中心地位早已让渡给太原,却是再也回不来了。

仁宗年间政治清明,是以如今印入眼帘的晋阳城墙皆为砖石结构,城墙高度则在五米上下。只因少有维护,这城墙的墙体已经略有风化,看着很是斑驳。更有那墙角下有几处城墙地基被风雪泡烂了,韩长安等一行人进城时正见着有不少劳役正在修补,只是他们修补城墙时所用的材料却并非砖石而是粘土。

注意到这情况,李承宗不禁摇头叹息“若是遇上战事,这几处新修的城墙不正是破绽吗也不知如今的晋阳县令究竟是谁”

韩长安听着这话,只得强忍着翻白眼的冲动在心底感叹一句我这舅舅当真是忧国忧民

一入晋阳城,离晋阳县衙自是不远了。抵达目的地的韩长安仔细一看,这县衙修地中规中矩,县衙外放着一副登闻鼓,鼓槌就搁在一旁,也无人看守,不禁微微皱眉。

在原本地球历史位面,这登闻鼓的制度始于魏晋时期。宋朝以前,普通民众可击鼓鸣冤。宋朝以后,击登闻鼓的条件日趋苛刻,至清朝已形同虚设,并规定击登闻鼓者,先杖责三十,以防止刁民恶意上告。所谓的未见官先打三十这句俗语,正是源自于此。甚至,杖责三十都算是轻的。

在地球历史位面早年曾有一部电视剧名为杨乃武与小白菜,说的是清末时的一桩疑案。同治年间,杨乃武与葛毕氏被人诬告通奸杀夫,两人不堪官府严刑拷打无奈认罪,身陷死牢,含冤莫白。杨乃武的姐姐为了给弟弟伸冤,可是实打实地以一身血肉之躯滚了一回钉板才摸到了鼓槌。

可即便是在宋朝之前,要击登闻鼓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不少不愿为俗务缠身的县令会在那登闻鼓旁安排一名衙役,由衙役代为击鼓,美名其曰保护官府财产,爱护百姓。可事实是来告官的百姓若无丰厚孝敬,是绝难请动衙役击鼓的。

而在这个历史位面,虽没了晋朝,但登闻鼓却仍如约而至。韩长安一直相信,在贪污受贿方面,人类的智慧是无穷的。既然登闻鼓已然出现,那么负责击鼓衙役就不该缺席。晋阳县令居然不曾安排这个职位,这其中的道理显然十分耐人寻味。

“王叔”

韩长安正想出言相询,哪知一抬眼就看到这一路行来始终唉声叹气精神萎靡的王德发和另一名捕快,此时却如同两只中箭的兔子一般撒腿冲进了县衙。两人一边跑,还一边大呼小叫“来人快来人救命啊”

韩长安

“大郎”六叔冷笑着凑到李承宗的身前,低声请示。

“罢了,不必理会。”李承宗卷起衣袖拎起鼓槌,往那登闻鼓上重重地砸了下去。

咚咚咚

鼓声如雷,不一会,整个晋阳县衙就都被惊动了。

亲眼见证李承宗一振衣袍,穿过一众手持水火棍的衙役,负手走入县衙,向那官服在身县令傲然道“在下李承宗,携子侄韩长安应诉而至。”

纵然韩长安曾对这便宜舅舅多有嘀咕,此时也不得不在心中叹服书生意气傲王侯这个逼装的,我给满分

  ←  章节目录  →  
最新小说: 开国之君 交换人生直男剩女的恋爱真难 天选偶像:王爷,请多关照 普通人也可以在综漫当一回主角 夫人她说得全都对 斗罗之我的本尊在四合院 凭啥兔子精就得绑定生子系统 在年代文里当神探 捡来的老攻是大佬 全民游戏:我拿异火玩超载! 我粉了个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