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请翻页)
尼与陈晓晓都认同了秦深的道悟。
“虽说是如此译之,但我总觉得对文中所含的深意无法解析出来。这篇文章的中心主旨究竟是什么呢?”见自己的译文得到了认可,秦深却没有什么欣喜。
“唔~”琼尼知道了秦深为何烦恼,“陈师以水为引,三列其德。一为谦和,柔弱不离。二为朴实,静心知足。三为无极,循环往复。
以三德而制其道,水流不止,割而不断。不是这个道理吗?”
“这三德如具体分析,是否可以如此理解之。谦和者,合以江河之,谦虚低下,为而无争。朴实者,合以湖海之,不贪无欲,包容万物。无极者,合以万水之,复生无尽,似道存灵。”
“前面自然是没有问题的,我不解的是,这三德者,如何能达成后面的聚之可散,散之再聚。
就拿本篇的水来说,循环复生状态下,水会变成蒸汽,散入空气中。而从天空落下时,也会分离成一粒粒小水珠。落地面后,才又慢慢汇聚,合为水流。”
“世界分分合合,皆因道变。我认为只要环境条件合适,无论是水、火、金、土、木都可以分而再合,合而复分。
水可以汇海,火可以恒阳,土可以成星,金可以生脉,木可以为林。
国之兴,有万邦朝拜,国之败,则万家破亡。
万物皆从其道,故方有循环往复之。”
探讨之后,三人再次陷入深思之中,各自悟道。一时之间,草堂中再次静默下来,只余下两个家伙吧嗒嘎啦地撕啃骨头。
秦深知道,水是师祖最喜欢的物,很多感悟都是从水而来。水的存在,造就了千万生灵。木依水而生,生灵从水而活,土石因水而润,金属遇水而变,光火覆水而熄。
以水之德,如何可以大成无割?这对炎族的秦深来说实在有些难以理解。
秦深开始试着从炎族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炎之聚散,在于能量之存续。
炎之无割,则需要创造一个相对高温的环境。炎是有层次的,就像水也是有界线的。从河海之接口的颜色,从表底不同之温度,从轨迹难测之暗流都可以证实,水虽无割,但其相溶有界。
再看炎族辖下的各国。国有其界,但以血脉传承相连之族人,心皆合之。是以界存而不割,则在于其源相同。
“我明白了。”秦深激动而喊出声来。“道化万千,分而各异。但万物起于道源,本是无界一体,故以无割。”
陈晓晓眨了眨眼,轻声询问道:“共源者无割?难道不是因其制约而无割。
以我看来,水有其德,德束其道,故能合万物。
木有其德,而束其道成器。土有其德,而束之为星。金有其德,而束之得物。火有其德,而束之以光。灵有其德,而束之曰神。人有其德,而束之铸国。
是以德而聚合者,其德制约而其道恒长,故能成其大。”
“我觉得吧,你们说的都对。”见陈晓晓把刚才在思索之时忘了翻面而烤得略有点焦的大肉块割下分别装盘,琼尼也站起身一起动手帮忙。
“同道者聚,不同者散,是为道之分合。何以同道,我认为当因其源同之。
源同之,则合,源不同,则分。
是以水、火共源,故在条件成熟时相互可往复生之。但又因源分水火,故水、火均又各有其德。
圣人有云:恒变无极,黑白往复。是以分道,方以成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