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正梁哈哈干笑,道:“那便试试吧。”
“让他来藏经阁。”老道开口道,“老夫想亲眼见见他!”
——
世界诸般修行法门,无论道、佛、魔,虽各辟蹊径,然修行到精深处时又大抵相近相似。其中一条,对于“心境”要求,这三家无论如何也避不开去。只是魔教由心,大多随心随性,全凭修行者自己领悟,不似道家、佛家传承悠久,对于心境的提升各有妙法。
而修行中遭遇“识障”,虽名词有“障”,为“障碍”之意。可不管是谁遇上,都只会欢欣地认为是机缘,因为“识障”产生,大多时候来自于一生的积累或是一瞬的顿悟。
封亦初出修行,便遭遇“识障”,委实不同寻常。
便是如商正梁以及其师叔老道那般见多识广者,也从未见过,从未听闻过。梁文策那几日里的吃味,便是来自于商正梁一心探查、验证此事时专注一心,从而引起的误会。
那么“识障”对于初出修行的影响,又是如何呢?
或许此时便应该来一个举例类比,才更容易理解——假若将同样初出修行的其他人,看作初学驾车之人,掌握寻常驾车之法,因为心境与认知匹配,故此他面对的也只是寻常的学徒用车。以“驾车之法”,学习驾驭“学徒用车”,自是得心应手,很快窥入门径。
而封亦呢,因为“识障”之故,就成了身怀“驾车之法”,面对的却是遨游星海之飞船,别说练习驾驭了,维度不对,他连门都入不去!
不过“太极玄清道”作为道家真法,若封亦依照梁文策所言埋头苦修,也是有益的。以“太极玄清道”之修行法,日复一日精深,便好似以莫大伟力生生将“飞船”的维度压缩到“学徒用车”中来。等这过程完成,“法”与“物”匹配,自然就能入门了。
只是这方法,一听便知其难,乃是水磨功夫。
而商正梁与老道提出的“提升心境”以匹配“识”,正好比暂不理会“驾车之法”,而是全面修学“飞船驾驭之术”。从零修学“飞船驾驭术”难不难?答案毫无疑问。可若是某一日学会精通此术,又将如何?
“术”与“物”匹配同称,封亦也将跳过“车”这一阶段,直接进入“飞船”,迈步跃进直入星辰大海!
也许有人心怀疑惑,封亦所谓“识障”,究竟从何而来呢?
那便涉及到他无法与人言说的前世了。封亦前世时代,信息传递迅速而快捷,每个人一日所阅信息,较之以往比寻常人一生所阅还多!封亦二十余年岁月,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其实接受了难以计量的信息,都埋藏在脑海之中。这些信息若予以汇总,只怕比此世几十上百个“见多识广”者一辈子汇总而来的信息还要多。
因而封亦年纪虽轻,却也见惯了人世悲欢离合,亲历了职场尔虞我诈。他见证了人世大爱,可歌可泣;也见识过人性至暗,可悲可叹!如是种种,封亦虽然比不得那些真正洞悉尘世者,但其实这些一点一滴都藏在他记忆里,成为“见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若在前世信息时代,封亦这样的只是再寻常不过的普通人。
可放到神异世界,经由玄妙神通法门激发,诸般“见识”繁复,也便成了他的“识障”!
——
清渊峰上藏经阁内之事,封亦自是不知。
是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