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麻刀是有浅U形刀口的小工具,与剖开的竹筒差不多,造型简单,体积又小。
弄回草麻后,顾恪就顺手用紫竹做了几个,反复小修改,多次制造,只用两个时辰就给它们刷上了坚固特性,够用很久了。
去青取麻时,用细竹筒套在一只手的大拇指上,将草麻外皮一头压在U形刀口中,另一只手快速将外皮从刀口和压紧的细竹筒间拉过。
U形刀口就会把青刮去,只留下最坚韧的碧麻纤维,再挂起晾晒干后,得到的就是粗麻。
粗麻可以搓成股,再两三股交缠在一起,就是粗细不一的麻绳。
不过山谷里有铁线藤,可以作为绳子使用。
而且铁线藤皮中的纤维不易取出,取为纺纱材料太费力,只用来当缝线,少量使用。
因此春夏她们的事先处理也就到这一步,没再弄什么麻绳。
此刻再加工,便要绩纱。
先将粗麻浸水半盏茶工夫,用手指甲将其破成更细的丝,再两两接头成线。
这是一个繁琐又细致的工作,手工完成更是费时费力。
好在这事不费脑子,众女都是入门武夫,手灵眼活,速度飞快,不到一个时辰便接好了试验用的麻线。
麻布是平纹织物,基本原理与竹编、草编一样,都是用的经纬交织法。
晾晒后缠绕成大圆的麻团可作经线,绕成略扁的麻团子则作纬线使用。
作为经线的麻线还要整经,也就是将它们在两根分开竖起的短杆之间崩紧,可以提高织出麻布的质量。
然后,顾恪做了几个筘板。
筘板一般用竹子做成,也称竹筘。
它呈长方形,上下长杆中均匀固定竖立的多条细篾片,篾片之间就是筘眼,是穿如线的地方。
将两根经线从筘眼中穿过,就是所谓的“丝丝入扣”。
将经线分上下两层,拉伸开,用面粉熬的浆糊给线重复几次上浆,刷匀后用筘板滤过。
这样会在线上形成稳定的浆膜,使线表面的细小毛羽收束,避免织造过程中,线之间因为毛羽纠缠而使断头率增加,也能让麻布穿起来更细腻舒适,不那么扎人。
再等麻线晾干后,就可以上织布机了。
织布机不算太复杂,主要就是机架,羊角辊、卡尺、提综、筘板、脚踏板、梭子这些。
整体外观有些类似一个长方形的单人床框架,再加“半截蚊帐架子”似的吊柱,用于挂上提综和筘板。
两个提综分别负责奇偶数的经线,脚踏板用绳连接提综,带其抬起落下。
奇偶数的经线就会交替分为上下两层,每次交替,梭子就带着纬线横向穿过两层空隙,并用筘板回压打紧。
羊角辊和卡尺会固定、卡紧经线,直到织完一段经线,再放出一段,如此重复到经线用完为止。
麻布长度取决于经线长度,宽度取决于筘板长度(筘眼数)和麻线粗细。
第一次试制,麻线并没有弄太细,筘眼也只弄了二百个。
最后织出来的麻布宽约尺半,色呈米黄,看着经纬线有些粗,但还算平整,手背扫过依然有些许毛刺感。
当然,练了黑煞掌后,这种程度的毛刺感对他没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