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配?如何让它们协同运作达到更高的效率而不损伤?
什么叫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就是最基本的拳理。
你冲一拳,是否旋动手臂?角度和方向的变动,都会由大脑指挥神经系统带动肌肉作出反应。
这里面的学问大了去了,甚至于不同肌肉块的不同的紧张程度,都会带来效果的千差万别。
别以为这些是现代运动学的研究结果,古老的拳经里面一样有这样的东西。
只是有太多东西不是文字可以描述的,必须身体力行,言传身教。
这才是很多武学没有办法落于纸面的原因,只有师父的经验能帮到弟子去体悟。
很多时候还要师傅亲自上阵,帮着弟子感悟肌肉的发力,自摸以及互摸是常有的事。
异性不教拳的道理在于这里。
除了肌肉,还有骨架结构等等,摸骨定资质,判定的是骨骼结构是否合理,神经反应速度够不够优秀。
说一点共通的道理,猫也好狗去罢,肩胛宽的打架厉害,能活得长,因为同样的捕猎动作,它们做起来更省力。
传武为什么懂骨科的东西?经常跌打损伤只是很小的一方面,最大的原因是不懂这些根本就没法习武。
都不用去想经脉神经这些玄而又玄的东西,大家都踢个腿,为什么别人可以攻出去?而有人脚都抬不起来?
懂送胯了吗?懂送胯之后支撑脚的弯屈扭动保持住重心吗?
此外还有韧带的拉伸弹性利用以及限度,诸多种种都决定着功夫上不上身。
在这些基础上,还有韧带、关节、筋脉、骨骼以及各种软组织的保持和协调、养护,这也是一名武者必备的常识。
很多人拿个沙包或木架就不断地踢打,以为这样就行了,恭喜你,练得越多坏得越多,尤其是手关节和脚关节,到老就是富贵病。
握起拳头看看,大部分人的拳眼不平或大小不一,这就是指关节打坏或长得不好的结果。
当荆桔将这些告诉魏溯难时,可把他吓出了一身冷汗,差一点他就在武道上成了废人。
然后他当然而然地追问起来:“那为什么小时候学武术时您没有教我们这些呢?”
荆桔理所当然地摇头:“那时候教你们这些能弄明白吗?反正我看着也错不到哪。”
理由好强大,魏溯难竟无言以对,只能苦着脸。
荆桔却满眼欣喜地看着魏溯难不断地点头,就像看着一块喷香的奶油蛋糕。
“不错,基础打的好,都没长歪,后面也没练歪,把一些细节补回来就行了,都没耽误。”
魏溯难自家知道自家事,其实他没走对路,拜墨玉所赐,在他正长身体时打开了梦境,将他长歪了的地方又纠正了回来。
否则以他的年龄,是断然绝了武道的路。
看来墨玉梦境还确实强大,把人的潜能都调动了,还影响到了肌体的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