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目前的扬州和荆州,才是未来对抗曹操的最前线。战后把扬州恢复生产一下,将来还可以出兵夺取淮南,作为统一天下最后之战时的一路重要力量。
于是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虽然没有不名不趋,但剑履上殿加上郡公爵位,再考虑到司空的年纪,将来显然是超过萧何故事了。
纵然陛下不用像高祖那样防范武臣,但文官谋主先封公,也算是开后世子孙垂范了,今天的每一着安排,都是奔着将来被人当祖宗之法借鉴的考虑去的。”
参与朝议的众臣,在讨论完李素的具体封赏和公爵设置后,心中纷纷如是揣摩。
……
搞定李素的事儿后,其余赵云、黄忠、甘宁、太史慈、周泰、鲁肃、顾雍等人的升迁,就容易处理得多了,毕竟都是有惯例的常规操作,不用搞制度创新。
赵云是南方众将中、此番升赏前原始官职地位最高的。
他也是从去年当阳之战起就没有论功过了,考虑到他有多场野战全歼敌军步兵大军主力的战绩,先全灭程普,后全灭于禁。仅这两项,就已经不亚于历史上关羽从荆州北伐中原时的总功绩了。
何况赵云还有其他多次小规模战役的功劳,在全灭江东的过程中总功绩绝对排得进前三,所以最终是从后将军升为卫将军——李素的卫将军头衔换成司隶校尉后,已经空出来了,正好给赵云。
连赵云都只是“平吴之功前三”,而第一毫无疑问是李素,那也就意味着,那些武将里面,也有人功劳比赵云更大一些,抢了第二的位置。
熟悉今年以来战报的朝臣,早已看出来这个功劳第二的位置,是黄忠的——黄忠运气非常好,在赤壁-沙羡这场歼灭孙策六万水军主力的最大决战中,捞到了最大的一块功劳,击毙了孙策本人。
而且因为李素的战事任务安排,后来的太湖水战中,黄忠也是带着李素的中军收割了不少功劳,最后还让他主持对建业的攻城战。可谓是有始有终,有水战也有攻坚。
所以,这次南方诸将的升迁中,黄忠升的级数是最多的。只不过他来得晚,基础起步低,最终官位依然不算非常高。
黄忠战前是校尉,赤壁之战之功和杀死孙策之功,经朝议认定当升为杂号将军,暂定的封号是“积射将军”,这也是一个西汉就有的杂号,跟“强弩将军”并列。
也就是说黄忠杀完孙策这个功劳论完之后,他就已经跟“终极状态完全体”的张任一样级别了。但后面还有太湖之战和建业之战的升赏没算完呢。
把太湖和建业等等功劳都算上,黄忠又能从杂号将军升为四安将军,目前是安东将军。建业正式攻破后,将来再凑点别的新功劳,或许就是平东将军。
爵位穰乡侯,食邑一千五百户。
从校尉到四平四安,也算是起了个懒觉、赶了个巧集。把之前投刘备来得晚落下的发育,狠狠补发育了一把。
与黄忠形成对比的,则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的太史慈。
太史慈跟随刘备极早,但中间蹉跎数年,刘备称帝时太史慈也不过是杂号的伏波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