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大部分难民安置了下来,清河县百姓的生活也恢复了正常,苏桃就再也没有管难民的事了,她在村里过着自己悠哉的小日子。
杨大头、杨二头和张牙子三人把工厂搞起来了,招了工人造纸、做香皂。
纸和香皂都堆积了很多了,最难的是销售问题了。他们的东西初出茅庐,没人认识,要卖出去还真不容易。
这天,杨大头他们仨又聚在一起开会了。
杨大头看了看杨二头和张牙子,“二头,牙子,以前吧就担心做不出东西来,现在做成了,又不知道卖到哪儿去,你们说该怎么办”
张牙子苦笑一声,他看向杨二头。平日里,杨二头鬼点子最多。
杨二头用手搔了搔头发,用力地思考着。
他们俩就在边上看着,不敢催,怕打断人家的思路。
过了一会儿,杨二头激动地竖起一根食指。
杨大头和张牙子期待地看着他,等他说出来。
“香皂就送到二娘的杂货铺子卖,打出名声了,我们就带着样品去其他铺子试试。至于纸嘛,这个就不能放到杂货铺去卖,得放到书铺,可是我们的纸是新纸,很难让人接受。”
杨大头上前抓着杨二头的胳膊,“二头,你别卖关子了,到底要怎么做”
“别急,听我慢慢道来,我觉得我们要合理利用身边的人脉。”
张牙子疑惑地问“人脉谁呀”
“纸是卖给谁的”
“读书人。”杨大头和张牙子一起说。
“是,我们的纸是卖给读书人,那我们就从读书人下手,让读书人把我们的新纸宣传出去。”
张牙子激动地握紧拳头,“二头,你是说的读书人是你家学堂的两位夫子吧。”
“孺子可教也。”
杨大头还是一头雾水,“这和夫子有什么关系他们怎么能帮到我们卖出纸”
“哥,两位夫子都是清河县来的,他们是读书人,他们身边的大多数也是读书人,让夫子和他们身边的人提提我们的新纸,那我们的纸不就有名声了吗”
杨大头恍然大悟地点头。
张牙子兴奋地说“二头,那我们拿点纸送人家夫子,得先让人家知道我们的纸好用。”
“这是自然的。”
“二头,送纸的事就你来了,我去送香皂吧,我去找张天一。”
“好,你要去问问我二娘张天一现在在哪儿”
“他不是在镇上吗”
“不一定,你忘了,我二娘在清河县也有杂货铺,也是张天一管的。”
“哎呀,你不说我都忘了这事了。”
杨大头问“那我做什么”
“哥,你回厂里盯着点,生产的过程还得你来把关,你就最心细了。”
“好。”
三人分头行动了。
苏桃这边,她去巡视产业了。
她最在乎的就是农作物了,什么都可以没有,唯独不能少了粮食,没吃的就要饿肚子的。
苏桃在落村有上百亩农田,种药材、板栗、水果、红薯、花生、黄豆、小麦和水稻。因为气候问题,水稻种得比较少,只能够自家吃。其他作物种得多,拿去加工,再卖出去。
苏桃来到了一座小山坡,整座山都是红薯和黄豆。
满山坡都是红薯藤和黄豆苗,看着真是喜人。
苏桃走到红薯地去,看到左边的红薯藤比较稀疏,一看就是刚刚割过了。她家的鸡鸭每天要消耗好多粮食,现在正好有红薯苗,喂红薯苗可以抵一部分粮食。鸡鸭吃些绿色叶子长得更好健康。
林凤春挑着扁担,拿着镰刀来到了山坡上的红薯地。她每天都要来割红薯苗来喂鸡喂鸭。
林凤春蹲下身子开始割,很专心地做事,压根没有注意到山上还有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