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崖书院,位于岐山之巅,故而从山脚抬头望去,书院几乎常年隐没于云海之中。
这一天坐落于险峻崖畔的观海台,四人围坐,无酒也无茶。
一位高大男子身穿金色蟒袍,极具帝王之气,不怒自威,气势凌人。
他坐北朝南。
对面坐着一位面带笑意的老人,高冠黑衣,性灵风神,飘飘欲仙。
一人身材敦实,其貌不扬,气息内敛,身穿粗布麻衣,但是石桌下,这名汉子腰间的那根碧绿“玉带”,赫然是一条已经头生一角的蟒蛇。
只有一个年轻人,打着哈欠,意态惫懒,大概实在是无事可做,从袖子里掏出一截紫竹,手指长短,翻来覆去,最后直接啃咬起来,然后一脸崩到牙的吃痛表情。
他揉了揉脸颊,将紫竹放在眼前,缓缓移动这紫色竹节,透过孔洞,观察其余三人。
他对面那位粗粝汉子,姓李名彦超,正是大隋南疆边陲的定海神针,二十年来,此人可谓以一己之力,在架剑坡一线,率领麾下嫡系精锐,硬生生挡下了朱雀二十余万铁骑的北伐马蹄。
他左手边那个身穿金色蟒服的男人,杨元珍,当今天子的亲叔叔,只是有个不太好听的绰号,闭关藩王,裂土分王,辖境广袤,却一心修行,动辄闭关七八年,所以被无数文官弹劾,说这位藩王殿下不问苍生问鬼神。
右手那位老人,则是他未来媳妇的老爹的老爹,也是儒教七十二书院山崖书院的山长,是稷穗学宫历史上,担任山长时间最久的一位,归功于这位老人在二十四岁的时候,就惊世骇俗地成为了书院山长。这简直比大隋王朝的十四岁科举状元,还来得匪夷所思。用年轻人的话说就是,老头子肯定、绝对以及板上钉钉是稷穗学宫那位大圣人的私生子。年轻人私下也当面询问过此事,当时老人笑呵呵,一点不生气。不过一回头,就将这桩趣事说给了自己孙女听,然后年轻人就被未过门的媳妇,从山顶追杀到山脚,最后鼻青脸肿地坐在老人跟前,老人依旧笑眯眯,无比和蔼和亲。
年轻人小声问道:“老头子,那吴摇山架子忒大,等下要不要我揍他一揍?”
老人闻言笑道:“那吴摇山可不管你是谁的儿子,他脾气也算不得有多好,我觉得你要是敢动手,他就真敢打死你。小魏啊,信不信由你。”
老人见年轻人一副鼻孔朝天的模样,继续说道:“要不然你试试看嘛。”
年轻人白眼道:“我傻啊。”
老人爽朗大笑。
面对年轻人的言行无忌,杨元珍和李彦超全然视而不见。
因为在座四人,只有三人是平起平坐的,那个叫魏丹青的年轻修士,只是靠着一层层显赫身份的重重叠加,才勉强有资格坐在这里。
大隋皇叔杨元珍也好,大隋武将第一人李彦超也罢,归根结底,只是给书院老人一个面子而已。
一袭身影飘落在观海台上,正是青峨山客卿吴摇山。
老人和李彦超起身相迎,杨元珍视而不见,纹丝不动。
魏丹青犹豫了一下,还是乖乖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让出石凳,在老人落座后,站在身后。
吴摇山坐下后,“那就打开天窗说亮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