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老文礼从自己座位上站了起来,躬身施礼后回答。
“已经完成了,就等着主上预览。”
说罢文礼拿出制定好的文稿,走向前来,递给已经被升为贴身小秘书的灵。
灵连忙向前一步,双手接过家老递过来的文稿,然后转身恭恭敬敬地递给文继明。
文继明拿起足足二十页的文稿仔细地翻阅着,一条一条地查看。在花费了二十分钟的时间细心阅读之后,满意地点头。
“大善,就照这样发布吧,等我先算下吉日。”
说罢文继明掏出十六张,据说是用有灵性的通灵木所制的木牌。每张牌面都刻有神秘的符文,按照从德莫特里奥那里所学得的占卜步骤,他把这些木牌按顺序排在面前的桌案上,然后念动一种腔调很古怪的咒语,咒语念完后,一道白光从天而下打到其中一张木牌上。
文继明掏出一本注释书,翻到对应的那页看了一下,然后自己开始掐指计算,很快得到答案。
“七日后,日月光芒最盛,益祭神,祭祀,拜祖,婚嫁,出行。我们就在七日后于文神庙举行立法大典,命律法司迅速做好律文石牌,立于文神庙广场之上,用红布遮掩并派人守卫,等到七日后举行立牌仪式。”
在地球上,华夏古代最早出现的刑律记录,是《周礼·秋宫·司刑》。
夏代是中国第一个被历史记载的王朝(约为公元前2000年—约为公元前1600年),其刑律总称为“禹刑”。《周礼·秋宫·司刑》注:“夏刑大辟二百,膑刑三百,宫刑五百,劓刑各千。”华夏古代的刑与法含义相同,刑罚的出现,标志着在夏代时期华夏的法律制度已经产生。
中国古代最早的法律起源与“礼”“刑”之间的关系,即“刑起于兵,法源于礼”。
刑起于兵:一方面,“师出以律”,华夏古代最初的刑起源于军事战争,最早的法脱胎于军事中产生的军法。另一方面,“兵狱同制”。军事战争需要及时处置敌人、俘虏或其他违法犯罪行为。某些军法同时就是定罪量刑的刑法。
法源于礼:礼产生于祭祀,在祭祀过程中,仪式得到强化和系统化,随着阶级的分化,祭祀的仪式开始因为阶级等级不同而不同,此时“礼”成为等级的标志。随着阶级的划分,上层阶级演化为统治阶级,他们借助政治势力手段将“礼”上升为调整人们社会关系的规范。至此“礼”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实质上都具有了法律的内涵,直至周公之礼,“礼”得到规范化和系统化,从而成为华夏古代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总称。
在华夏之外,被公认的地球史上最早的一部成文法典是《乌尔纳姆法典》,是古代西亚乌尔第三王朝(约公元前2113——2008年)开国君主乌尔纳姆制定的,原件大约由30-35块泥板组成,但其中大多数都未能保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