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云天回师,令各路兵马同时返回禹都,筹备成立夏国。夏国,设二十一州,尽占东域之地,东临苍海、南接大山、西近大荒、北面草原,中间以平原为主,地理位置极好。
夏国仍然定都禹都,位于东域之西。
柴云天本可以迁都到位于中间的鄘国所在,位于二十一州之腹地,但柴云天与几个谋臣商议一番,最终否决迁都的方案。
禹都靠近十万大山,方便开采十万大山的资源,还可以与古老的巫神族交好。同时禹都两面有大山作为屏障,易守难攻。
至于各地上交给王廷的税赋,每年令人运输到禹都即可,无论是否迁都,关系不大。
禹都将会成为东域所有修炼者的圣地,无数世家、宗门会陆续迁移到禹都居住,以有机会接近王廷。
各路兵马陆续收到柴云天的命令,除了陈璘、邓子龙二人留下东海国接手十万水师,其他文臣武将均要返回禹都,参与夏国建立之事。
陈璘、邓子龙需要有自己的战功,才能名正言顺名列麒麟阁。
麒麟阁,为未央宫设立,属于未央宫三十六殿之一,以记载文臣武将的功绩。只有立下大功劳的武将,会被未央宫列入麒麟阁,每隔十年重新评定功绩。
卫青、霍去病二人,主要参与灭叛王、石国、凌国、鄘国等几战,汉骑劳苦功高,也一度伤亡惨重,足以名列进麒麟阁。
陈庆之、程知节,与卫青、霍去病相似,战功赫赫。
田忌重生较晚,除了没有参与乾国内部的大战,统一东域的其他大战都有参与。
秦琼出山时间更晚,主要是灭鄘国郤家和几个东边小诸侯国的战功。
高顺、张角二人统帅兵马,镇守一方,尽管随着越来越多强大的人杰出现,他们的光环逐渐被覆盖,却是最早追随夏王的几个人之二。
这些都是率兵出战的统帅和将领,有灭国之功,共八人进入麒麟阁。
然后是两个执掌王廷内政的参知政事,范仲淹和公孙鞅二人,功劳足以进入麒麟阁。
张仪扰乱石国,在鄘国游说,一张口可抵十万雄狮,还帮柴云天促进好事,功绩甚高。
孙膑参与灭应国、鄘国以及东边小国,只是为夏王廷差遣的时日尚短。
文臣共有四人进入麒麟阁。
目前麒麟阁合计有十二人。
花木兰作为夏王妃,自然不与麒麟阁功臣并列。典韦作为护卫,主要跟随在柴云天身边,并不亲自率领兵马作战,也不列麒麟阁。
聂氏姐弟、蒲元、孙思邈,四人作为幕后功臣,始终居于幕后。聂氏姐弟作为内卫,绝大多数人还不知道他们的存在。
暗中军团的两员将领作为底牌,虽然有击败鄘国狐家的功劳,但并不公然出现在麒麟阁,避免被敌人通过麒麟阁发觉他们的存在。
大明水师将领陈璘、邓子龙未立功,暂时不入麒麟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