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是决定了一个城市的规模,并不是每个国家都能像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那样利用海水淡化技术获取淡水资源。
伊朗虽然也有着大量的石油资源,但是伊朗是目标是成为一个世界大国。
伊朗不可能将有限的财政用到高昂的海水淡化项目上面去,能够利用自然水源就是一种最好的选择。
除非是为了建立一个海水淡化的试验城市,比如说阿巴斯港。
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足以让巴列维为其付出一些代价,但也仅限于阿巴斯港而已。
其他地方的城市发展,还是需要遵循合理的发展条件。
就在巴列维醉心于伊朗未来城市建设的时候,曼苏尔走进了巴列维的办公室。
“陛下,我们的行动在巴士拉遭遇了当地居民的抵抗。他们为了不从离开巴士拉,已经在城市中掀起了暴乱。”曼苏尔向巴列维汇报道。
伊朗和伊拉克签订的《德黑兰条约》中,就有一条规定:原伊拉克土地上的非波斯族居民必须迁移至伊拉克领土上面去。
这是巴列维一贯执行的民族政策,削弱伊朗领土上的其他民族数量。
伊拉克方面也很愿意接受项条约,人口对于连续经历了两次战争的伊拉克来说极为重要。
在这两次的战争中,伊拉克最少有五十万人在战争中丧命,再加上逃离伊拉克的难民三十万。
四年之内,伊拉克的人口数量减少了八十万,而伊拉克在开战前的人口数量也不过刚刚够四百万人而已。
生活在原伊拉克土地上的伊拉克人大约还有一百万人。
随着伊朗和伊拉克战争的结束,一场人口大迁徙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演。
伊拉克人会派出政府官员劝说当地的伊拉克人离开。
因为之后伊拉克政府还指望这群迁移过去的伊拉克人养活,所以不敢采取太过强硬的手段,以免惹得国内更加哀声怨道。
伊朗这边的手段就强硬的多了,直接派(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qgw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