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国文武兼修治国,武备充足,底蕴深积。”
“国力日上,何患一战之力。”
“据前方眼线传报,大郑此番以北宗帅为主将。”
“合兵四方,欲图兵分四路。”
“分取靖国,蜀湘,主战大元。”
“郑帝野心实在太大,准备毕其功于一役。”
“共灭四国。”
“这无疑是痴人说梦……”
“即便大郑实力超群,依然难以做到。”
“不过这也正是靖国生机所在。”
“自古以来分兵而战乃是兵家大忌,更何况分兵四路战四国更是前所未有之。”
“其军难得呼应,靖国所对亦并非主力。”
“何况六万明军乃军中神锐。”
“不曾畏惧南辽鞑子铁蹄,更威慑抱阳北军八年之久。”
“此消彼长,此战把握不止五成,明王保守了。”
公岫平的一番言语,无疑直击利害。
阐明了胜负关键。
不久前他不过匆匆将边境传报看过一遍。
便得出了郑帝准备同时灭四国的结论。
这是就连江明王也不得不赞叹的大局观。
褚践越听毕,面不改色。
只是直勾勾的盯着公岫平看。
紧接着幽幽长叹一声。
“若真如此,小国危矣……”
只此一句,三道目光同时交汇于一点,神光犀利。
“陛下。”
褚践越猛地跪倒在地。
眼神前所未有的镇定果决。
“请陛下三思,国战绝非定国之良策!”
“古有圣贤甘忍胯下之辱,古有明君可堪卧薪尝胆。”
“若不忍一时之辱,则必乱大谋!”
“臣自认令公眼力超群,慧眼识战法。”
“可即便此战胜了大郑……”
“于我靖国,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亡国之危,近在咫尺!”
本来听到褚践越一句,长他人志气而灭自己威风的叹息。
灏帝怒火中烧。
可见此时这位佐文丞说的真诚,他也略略镇定了几分。
抬手示意公岫平和江少府不要言语。
听褚践越继续说下去。
褚践越倏地站起身。
走至南墙悬挂的地图前停步。
手指在大郑东北侧防线处划了一道圈。
最后指向靖国,蜀湘,郑庭三小国所在。
“众所周知,大郑北宗帅帐下有三十六万北宗军。”
“而目下郑帝图谋四国,必结天下之军。”
“除却各方镇守不宜妄动的兵马,其余兵力集结。”
“保守预计可破六十万之众。”
“分兵四路,大元国力高卓,必为主战场。”
“即便北帅雄兵在手,也至少会动用三十万之军开拔大元。”
“换而言之,三国所对大致在三十万众。”
“靖国相较其他二国实力更胜一筹。”
“北帅不会不知,以此推测,靖国会再分一半兵力。”
“对战十五万大郑军。”
“而今国内,算上六万明军。”
“短时间内可动用兵力不会超过八万,八万对十五万。”
“即便明军再过骁勇善战,即便明王再过能征惯战。”
“可大郑以武治国,那北帅更是身登名将谱前三甲的当代名将。”
“又岂是等闲之辈,纵有大元战场分神,大郑军依然实力不容小觑。”
“纵此战可胜,靖国必定自损八百,惨胜制之。”
“不仅不会减除大郑锐气,反而会激怒对垒大元的北帅。”
“届时靖国已无再战之力。”
“如何面对邢寄礼的再次整军反攻?”
“不论军力,再论蜀湘郑庭二国。”
“郑庭盛产珠玉,尽管多年广揽金银。”
“可年年称臣进贡大郑,不修军务,不善兵战。”
“虽有财帛在身,俨然已失了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