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将权术用到好友身上,在儒家是不道德的。但刘知易一直在权衡,他有自己的原则,必须建立在善意的目的上,他才会给朋友用这些术。这不是真正的杂家心性,真正的杂家从来没有真正的朋友。
一切都很顺,唯一让他有些不太舒服的是,收到了礼部送来的一张帖子,邀请他去参加太后寿诞诗会。
太后年纪其实不大,当今天子景德帝十四岁继位,今年景德三年,才不过十七。听说太后十四岁时,就生下了景德帝,太后不过三十一岁。跟金川郡主同年,都是豪门千金,所以才能成闺蜜。
慈禧太后也是年纪轻轻垂帘听政,所以刘知易一直拿魏太后对比慈禧太后。感情上总觉得跟太后扯上关系似乎不好,理智上又告诉他,抱住太后大腿,这辈子什么都有了。感性和理性冲突,让他很矛盾。
可再矛盾,这场诗会他都要参加,却打定主意不能太出彩,就当应付差事。
……
户部姜郎中将太后寿诞诗会的消息告诉女儿后,他确信女儿自己会想到办法参加,这个女儿的心思,有时候让他都捉摸不透。
女儿支取银子的用途,姜郎中第二天就查清楚了,竟然是为了换一本刘知易的摹本诗集。从理财的习惯出发,姜郎中觉得这笔生意不亏,刘知易的摹本稀少,据他所知,完整的诗集一本都没有,光是这本诗集,就值回一千两了,而且还是存钱,他了解了一下,利息不多,聊胜于无。他在户部任职,知道许多户部大员家里,就放贷收利钱,都是标准的高利贷。
对于这笔钱,姜郎中到没有放在心上,一场南征,他不但抹平了户部历年的坏账,还给自己赚了一笔。三千万两户部支出中,有一千万填了窟窿,还有一千万以各种名义,分润到了各级官员手中,他作为主管员外郎,是分的最多的几个大员,几十万两是有的。
大兵一起,黄金万两,他官也有了,钱也有了,就是这个女儿不让他省心。
果然,女儿成功让自己能合理的加入这场诗会。
她先是忽悠一个皇家公主,让公主出头,表示京中豪门女子也要为太后祝寿,在同日办一个女子诗会,要跟那些男儿比一比,结果此议也得到了太后的支持。准许当日众女子与才子同场竞技,甚至太后表示她也要参加这个诗会。
很明显,太后的一举一动都有政治意图,太后女子临朝,自然是要压一压男尊女卑的气焰。如果京城女才子们能力压两榜进士,会让她脸上有光。
看到女儿做成这件事后,这几日脸上容光焕发,姜郎中也有些期待,这场诗会,或许也能让他女儿名扬京城。他心里何尝服气,女儿才学出众,却无用武之地,就因为是个女子。
自小姜郎中就坚信,女儿不是池中之物,因为他女儿身怀异象。出生之时,头顶稀疏的头发卷着一块玉。这块玉并不出彩,杂色,而且不纯净,不透亮。形状也不讨喜,指头大小,不甚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