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除了江山社稷之外,皇帝确实就是很在意皇贵妃,因为不到几日,将十三皇子改名为朱祐柏并过继给万皇贵妃万贞儿做儿子的圣旨就到了禄王府邸这也是皇帝亲封的。
为了不让太后和文武百官有异议,皇帝还给了太子朱祐樘封赏,其余皇子也一一进行了封王,比如封皇子朱祐杬为兴王,朱祐棆为岐王等等。
“皇上封我为禄王,这就是在提醒我不要忘了万皇贵妃的恩情,让我明白什么叫无功不受禄。”
,,
dquo,heihei”
朱无视也看了那一封信,对张氏那一大家子人的所作所为,简直不要太震惊居然去逛青楼都要嚷嚷太子的名号,不知道还以为太子已经做了皇帝,居然能让他们张口闭口就说我姐夫是太子殿下,你敢要我钱打我试试。
桃夭的目光也落在那一句“你知道我姐夫是谁吗我姐夫可是太子殿下”上面,神情也变得无语凝噎起来。
也就是成化帝驾崩得早,假若多活几年,知道张氏子弟是个什么货色,指不定就要学周太后棒打鸳鸯了。
这位太子妃是成化二十三年中选,但凡明宪宗不是七月就驾崩,然后同年九月太子就登基做皇帝,估计这罕见的帝后情谊都未必能延续。
因为孝宗笃爱妻子,不立妃嫔,帝后和谐恩爱,但底下人可就受苦了。由于爱重张皇后,明孝宗极为优待外戚,单是追封岳父张峦为昌国公就算了,连妻弟都极为厚待,张鹤龄为寿宁侯、张延龄为建昌伯。
更别提还为张皇后建立的家庙也富丽堂皇得跟皇宫差不多,朝中御史上疏弹劾的次数都要赶超本朝前面好几位帝王。
但是没有用
皇后只有一个,大臣却有一大堆,明孝宗能不爱重张皇后于是在张皇后放纵家人肆为奸利的情况下,便是有朝臣时常进谏,明孝宗也因为张皇后之故,从不约束外戚。
而且这样的外戚权倾朝野还是一直持续到明武宗驾崩,张皇后和她的外戚母家,才是真正迎来了苦日子。
明孝宗三十六岁就驾崩,明武宗三十岁也驾崩了,这里边有没有被外戚折磨得生不如死的文武百官的手笔,那就很难说。唯一确定的就是过了几十年荣华富贵好日子的张皇后,在明世宗朱厚熜登基为帝后,那就是直接体会上人情冷暖的滋味。
因为张太后一直都是高高在上,于是便时常会与明世宗蒋太后不和,更是因此引起明世宗对张太后的不满,不仅十分不礼遇,还把对张太后的称呼由圣母改成伯母。
至于那两个靠着姐姐作威作福的兄弟俩张鹤龄和张延龄,同时也不能再随意妄为无恶不作。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杀人放火还是要继续杀人放火的,不过靠山却是已经没了。
当张太后还是如常为犯罪的弟弟苦跪求情无果后,便怒火攻心一病不起,并于嘉靖二十年八月崩,享年七十二岁。
晚景凄凉的张太后这边一死,嘉靖皇帝就担心她会在地底下寂寞,立刻就把她的两个弟弟给处死送了下去。
这如何不是一种对伯母的孝顺呢
大明皇帝易溶于水,还大多不长命,这就是一件很古怪的事情。
连明孝宗朱祐樘也不是个长寿的皇帝,在位十八年,享年三十六岁就驾崩。
桃夭进宫为万皇贵妃治病做针灸的这些时日,也曾见过那位太子殿下,确实也算是才貌双全,但按照大夫的角度去望闻,便知道这位太子殿下的身体情况不太好,看面相就是天不假年的样子。
再思及太子生母纪氏早早便在他五岁时病逝,而幼年太子更是要靠着废后吴氏救助才能活下来,桃夭便猜想这里边不会有吴氏动的手脚吧。
吴氏因为杖刑当时还是宫女的万贞儿被朱见深废为庶人,然后她被打入冷宫又遇到了同样在冷宫的纪氏,后来纪氏产子不到五年就病逝,吴氏就悄悄抚养过几年朱祐樘,并拉拢宦官前桥搭线让朱祐樘做了太子。
而孝宗继位后又念及吴氏的养育恩,命服膳皆如母后礼。
任凭谁都料不到,这一届宫斗的最终胜利者,居然会是早早就被废黜的吴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