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他姓谢的因为为政以德四个字,就决定追随他儿子。如今这几个字也能用到他身上。
圣人想到谢太傅,竟然笑了下。
"传下去,开年头一件事,就是派人扶持农桑,务必在今年棉花种植前把此书传到南军国各地,所有适宜种棉的地方,都要有这本书,还要任派当地官府前去教导。若是有为令不从者,可报给当地巡察使。"
圣人说过后,又指了指后面的图纸∶"再命天下工匠研究此物,若是能提高速度,朕重重有赏。"
在发号施令的时候,圣人似乎找回当年的一些锐气。甚至有些迫不及待把这些事全都吩咐下去。
等这些事情做完,他死后的史书一定会很好看,也算他这个皇帝没有白当,也算在先皇英明治下有些功绩。
不会在百年之后,后人评价他在先皇跟太子之间的是个庸碌皇帝。
只是圣人不会承认这一点,他怎么会有错呢。
太子不假人手,圣人说什么他写什么。
赏焦十一,焦十五。赏所有焦家人。赏宿勤郡荆思华。赏送书人。
赏供焦十一,焦十五笔墨的纪彬。赏当地县令。
赏太子。
等圣人说完,又道∶"后日金明池前庆年,你同我一起上彩棚高台,带上你家太子妃跟长子,朕携太子,太子长子,一起登高台,与民同乐。"
太子手指握了握,答了声是,叩谢父皇。
等太子从宫中出来,长舒口气。
他就说这纪彬是福星,果然没错。
这次封赏给汴京带来的震动比当初禹王被软禁的时候还要严重。因为太子要同圣人登高台,与民同乐。太子跟圣人僵持的父子关系终于好起来了。
被软禁府中得知消息的禹王,眼里再无光彩,他早就完了,这次不过是盖章定论。他又何必折腾这一出。
汴京里有人丧如考妣,有人欢呼,有人喜极而泣。也有人等着听谢阁老的名字。
但圣人像是把他忘了一样。
谢家半是高兴半是难过,除了谢阁老的长子,如今已经四十七,只有他知道自家老父亲没事,似乎过得还可以。
这话是谭清儿子谭承乐说的。
什么看戏听曲,还养鱼养兰花,不仅如此,每日还能听人说书,甚至想自己说一段,被谭承乐拦住了这才罢休。
那救了老父亲的纪彬,不知道从哪弄来几块不错的海贝,甚至还弄来绝迹来的砚台,反正那的日子真的不苦。
长随还不好意思地说,大夫把脉的时候,说谢老身体比五十多岁的人都要好。
可他却不能说出来,只能装作一脸难受。
等他弟弟妹妹知道自己是装的,只怕这家主位置难保。只是现在还不能透露,还要再等等。
被谢家,还有很多人担心的谢老确实没什么事。
这会在吃纪宅里为过年准备的糍粑点心,只是他年纪大,谭承乐看着不能多吃。
门前的百戏游人今日才离开。
听说今年也赚了不少钱,明年估计还会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