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汉初是真的很穷啊。
他深刻怀疑,自己的长陵被盗,不会就是托了他那位曾孙的福气吧。
不是每一个人都是大汉的掌上明猪的好不好
他就不是
当然,也有人怀疑当时有可能是从地宫大门进去,所以五花土没有任何扰动。毕竟只将陪葬坑盗掘一空但却独独放过了更为价值连城的地宫,这种完全不符合常理的做法自然十分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但东南角超标的汞含量异常确实又似乎证实了秦始皇陵没有打开。
至于具体如何,还是要等地宫真的打开的那一天才能见分晓了。
始皇帝
说好的他的地宫肯定没事的呢
天幕你怎么还变来变去的。
而且,你都如此说了,你觉得他的地宫还能保住吗
大家不都得来盗掘一下试试看
便是曾经真的能阴差阳错保住的地宫恐怕也荡然无存了。
对于夯筑陵墓的泥土,古人们也是玩出花来了。什么密封性极强的黏稠的可以保护地宫的白膏泥啦,什么坚固的五花夯土啦,古人可谓是在陵墓选土之上煞费苦心。
甚至经常为了陵墓营建远隔千里,将适宜的土拉来。
但正是如此,反而又滋生了盗墓贼的另一项最新发明洛阳铲。
通过长而细的洛阳铲,盗墓者可以探明这下面是否有与众不同的陵墓用土,反而助长了盗墓贼盗墓的信心。毕竟若看到五花土,则证明其下必有墓葬。
而若挖到白膏泥,则更是妥妥的大墓啊。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诚不欺我哉。
这些后世之人怎么这么精呐
他们明明是为了陵墓的坚固和稳定所做的努力竟然反而是为了盗墓贼做了嫁衣裳
怎会如此
除了将陵墓造的坚固一些,争取小盗必败,大盗看命之外,越来越狡猾的古人们也开始打起了心理战。
为了保护自己真正的陵墓,有些豪族便开始为自己兴建许多疑冢,争取让盗墓贼迷失方向。
可惜,疑冢再多,也多不过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一批又一批的盗墓贼,总有盗到真正墓葬的那一天。
是了,这个是疑冢,换一个继续就是了。
总不可能每个像是大墓的都是疑冢吧。
但疑冢之事阴差阳错也并非完全没有用。
譬如马王堆汉墓之所以得以保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盗墓贼打洞打了许久仍旧一无所获,以为这是个疑冢,在距离白膏泥土层一丈远之处停住了脚步。
马王堆汉墓得以幸运地存活至发掘之时。
疑冢是有用的
就是不知道保护得是谁的墓。
但能搅乱一点视线是一点啊
诸位有钱之人觉得自己又行了。
但帝王们明显冷静了很多。
谢邀,帝陵干不了这种事。
帝王下葬举世皆知,想要瞒天过海,实在需要亿点点技术含量,这方法他们尚未想到。
可能有此等命运的陵墓到底是极为稀少的,埋得越早,被发现可能越大,这是毫无疑问的,还得想点别的法子。魏国征南将军张詹更玩得好一手“此地无银三百两”。
他别出心裁地想出了一招哭穷。
张詹明确在墓碑上刻着白楸之棺,易朽之裳,铜铁不入,瓦器不藏,嗟矣后人,幸勿我伤。
为了做戏做全套,他甚至特意命人将自己的陵墓修建成破破烂烂的样子。
这看起来效果的确是显著的,自他去世之后两百余年,墓葬未被盗掘。
还能这样
果然还是得薄葬啊。
他们也要效仿
某些摩拳擦掌的皇帝们却被自己的臣子赶紧制止了。
帝陵修得破破烂烂如何能扬我朝之声威
再说了,陛下看看你自己的做派吧,你就是再愚民,人也不至于蠢到相信帝王陵墓里什么也没有好不好。
别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