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门口摆摊的商机不止顾芊发现,更多人也发现了。
九月初,从两个摊位变成了四个,四个变八个,卖什么的都有,不止局限于米糕,大多是各种小玩意儿,比如纽扣,针线,鞋垫一类的日用品。
而其中要数食物卖得最为火热。
顾芊的米糕早已在价格战中干不下去,开始另辟蹊径。
她和两个嫂嫂花了大工夫做出一批千层马蹄糕,q弹软糯,甜腻上口,大概六十只,一只箩筐正好装满。
定价还是五分钱一个,再贵怕没人要,便宜了又对不起洒出的汗水。
第一站还是先到学校门口摆摊,见到顾芊,好多人对她早已熟悉,甚至有家长热情地同她打招呼。
顾芊一一笑着应下,掀开屉布,金黄色的千层马蹄糕引入眼帘,芬芳的清香飘进鼻腔,攫住不少人的目光。
“呀,大妹子,今天不卖米糕啦”
顾芊笑着摇头“不卖了,换个口味,总吃米糕你们也腻不是”
妇女点头,这话真是说到她心坎儿里去了。
她家里双职工,平时省着点倒也不缺吃,月初手里头有闲钱,还能偶尔给孩子买点心解馋,可再缺粮食,天天吃米糕那也腻地慌。
她饶有兴致指着马蹄糕问“妹子,这又是多少钱”
顾芊笑靥如花答道“大姐,还是五分钱一个呢,不要票。”
说罢掰下一小瓣给她尝味儿“您尝尝,喜欢可以买点。”
“哎哟你真客气”
学校门口卖点心的,就数顾芊最耿直,每次都大方地给大家伙尝味儿,也不知道一天下来是赚还是亏本。
顾芊的手艺自然不用多说,妇女尝完爽快地掏钱买了两块。
等到孩子放学出来,吃得那叫一个津津有味。
“嗯比米糕还好吃”弹弹软又甜,一口嚼下,满嘴留香。
“妈妈好吃你也吃”马蹄糕举高高喂给妈妈,妇女欣慰地抚着儿子的脑袋往家赶,背影越走越远。
因为新品第一天,所以来者都可以尝味儿,顾芊记性好,记得谁吃过谁没吃过,旁边还有刘萍,两个人看基本不出错。
边卖力吆喝,边分给大伙儿品尝,没一会儿,半筐消失。
六点一过,人群渐散,最后一只终于被好心人带回家。
勉勉强强卖光,竞争对手对顾芊的影响还是蛮大,以前半小时就能卖光一筐,如今对比下来,无比庆幸只做了一筐试水。
“小妹,我咋感觉学校门口已经不挣钱了呢这蹲了大半天,天都快黑了才卖完,咱是不是该降降价我看人家卖的点心都是三分钱,顶多四分,咱”
顾芊不赞同地摇头“二嫂,我们的体力劳动也是成本呀现在这天气多热呀,每一分钱都是我们流下来的汗水,你愿意贱卖我可不愿意呢,大不了就少挣点。再说了,如果真要降价出售,那么我们的量更应该赶上,可我们一天就两个人做一批,马蹄糕的程序不比米糕简便,劳动成本增加,更不能轻易降价。”
“也是。”刘萍其实不太懂做生意的道理,但听顾芊这么一说,确实是这么个理儿。
其实不论每天卖出去多少,自己的工资一块钱不变,倒也不必太为她操心。
可看着顾芊赚钱,越赚得多,她这心里也跟着高兴。
暗暗笑了笑自己,挥手告别“行,那我先回家了。”
“好,你先回去吧,我等海朝来接我。”
马蹄糕的口味不比米糕差,但热度也只持续了三天,第四天,天黑前还剩七八只没卖出去,第五天剩十一只,第六天十三只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学习门口摆摊的越来越多以外,还有各个小摊贩商家的激烈降价。
从一开始的三分,到后来居然卖到两分最后又来了个卖的山楂丸的,外面裹了一层薄薄的糖衣,一分钱一个不要票。
好家伙,基本上半个钟头就抢光,一分钱一个就不说好不好吃了,即使酸到掉牙,买的人也趋之若鹜。
实乃做生意“奇才”。
顾芊隐约有些发愁,她的用料和人力成本,根本不足以支撑她使用降价法。可不降价,她就成了消费者最后的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