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憾是没能在与b先生见面前找到治好脸的药方。
如今的情况却不容再推迟见面,要尽快确认现实里对方是否安全。
换不了脸,只能先换个发型。
埃里克瞥了一眼镜中人,发型对人的影响很大。
以罗伊斯副校长为例,他的容貌分数是忽上忽下,视假发造型而定。
幸运的是自己不需要假发,完全可以做一个时尚真发发型。
7月5日,周日。
布兰度早餐后去了一趟伦敦,取来了幽灵先生的新信。
过去一年,两人的通信频率基本维持在每月23封。一个人寄信后,另一个人过一周回信。
一周七天,周日休息,她才方便离校去一趟伦敦。
如果在上学的日子想要取信,需在午休期间快马来回。为了日常信件,真不至于如此急迫。
布兰度悠哉悠哉地取了信。准备一如既往,挑选一家没去过的伦敦餐厅进行挑战。
瞧瞧今天是味蕾被荼毒,或是百年难遇地发现英国菜的美味奇迹。
然后,她会一边午餐一边读信。
不论舌头与牙齿怎么被伦敦餐饮祸害,至少还有幽灵先生的文字能安抚她被黑暗料理又一次受创的心灵。
接下去,按照日常流程是读了信,开始悠闲逛街购物。
下午茶之际,她写好回信寄出。再带着今日采购的物资,晃悠晃悠地坐马车回剑桥。
今天,在午餐这一步就有些不寻常。
布兰度试毒了新餐厅,意外地发现菜品尚佳。
谁说法国人不能在伦敦开餐馆。这家餐厅的老板是法国人,来搞改良英国菜,非常具备冒险精神。
依照运气值的能量守恒定律,当英国菜也能变得好吃了,幸运食客的其他方面就可能出点小麻烦。
这在打开幽灵先生的来信时得到了验证。
从这篇措辞冷静的文字中,幽灵先生表达出
了慎重以对的想法。
他提出疑惑。目的不明的匿名寄信人,针对b先生的威胁言论,是在蓄意制造恐慌情绪吗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两人需要见面详谈,先确认对方的人身安全,也是沟通交换信息,不被第三方钻空子。
布兰度捏着信纸,沉吟了整整三分钟。
居然有第三方出现
确实在意料之外,但从逻辑上来看不无可能。
最初,幽灵与b在报纸广告栏加密进行一问一答。
永远别小瞧别人,世上总是能人辈出。
是存在一种可能性,会冒出另一个或几个人破解密码,读懂两人的登报内容。
问题不是有新的破译者出现,而是来者不善。
布兰度冒出一丝怀疑,在没有读到匿名信之前,必须考虑多种可能性。
所谓第三人的威胁,会不会是幽灵先生的自编自演吧
要问这样做的动机是什么
布兰度可以给出逻辑自洽的理由。
在两人见面之前,制造出紧张气氛。
类似吊桥效应,一起经历危机更易产生感情上的依赖。
一封威胁性质的匿名信,可以促进只见其文不见其人的两个人陌生人迅速熟悉起来。
通过一起处理危机,跳过多个试探环节,让彼此的好感与信赖度快速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