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水衙门没有设在刺史府,而是设在城北五里临江的依水镇上。
小吏取了公文,领着杨安玄两人出了京口城,沿路拉货的车队往来不断,有脚夫挑着货物奔走,人喊牛嘶,十分喧闹。
依水镇是靠近港口,原本只有码头,往来的船只商队多了,便有了小镇。
商铺沿江岸铺展开来,靠岸的一面是商铺,靠江的一面是的码头,泊着载货的船只,不时有船只靠栈或起航。
沿着商铺往西走出数里,前面变得空旷起来,唯有一处高大的建筑,小吏吴涛笑指道:“那便是都水衙门。”
衙门照例冲南开,门前是广场,树着两根恒表,下面放着鼓,有几名披甲的兵丁守在门前。通禀进去,很快得了个“请”字。
从府门进去是青石甬道,正中是大堂,大堂两侧是官廨,廊下有吏员走动,与刺史府的布局差不多。
看到杨安玄等人进来,案几后的官员站起身,整了整头上的帽子,与杨安玄对揖。
都水从事是六品,杨安玄也是六品官,而且是奉会稽王之命前来,虽然杨安玄来任七品的缉贼使,归都水从事管辖,应浩却不敢拿大。
请杨安玄和刘衷坐下,应浩接过府衙的公文看过后笑道:“杨侍读和刘令史愿来都水监任缉贼使,本官是求之不得。京口江面贼人猖獗,缉贼使空缺近半年,本官不谙武事,真是一筹莫展。”
应浩简短地介绍了一下都水监的情况,都水监有吏员八十五人,卒二十人,管辖着京口段百里水域。
这么长的江域缉贼的兵丁不过二十余人,这点人要管辑百里水域,着实是捉襟见肘。
“缉贼使空缺有些时日了,缉拿江贼的差使由捕贼吏余宜暂代。”应浩吩咐道:“去把余宜叫来,他熟悉情况,让他来向杨缉使解说。”
功夫不大,前去请余宜的人回转,禀道:“余捕头带人巡江去了。”
应浩面容一凝,随即笑道:“真是不巧,那便等明日吧。杨缉使和刘副使先挑住处,午时愚为两位接风洗尘。”
杨安玄心中一动,该不会这位余捕头有意不见吧。也难怪,兼任了这么久缉贼使,总有往上升迁的昐头,自己从天而降,断了人家的仕途,当然不为人喜。
都水监的官宅比刺史府可阔气多了,一人一个临江院落,推开后窗便能看到江上往来的船只,就是江风凛冽,吹人生寒。
张锋以及刘衷的随从都另乘船来京口,所以两人身边都没有伴随,好在被褥用物院中都有,两人空手入住便是。
午时的接风宴设在大堂,前来赴宴的十余人是都水监的大小官员,杨安玄知道自己要想在都水监混得自在,同僚间的关系要相处融洽。
受过酒桌文化教育的杨安玄自然妙语连珠,几个无伤大雅的颜色玩笑让男人回味,拉拢了彼此间的关系。
应浩笑吟吟地看着杨安玄,这位杨小窗可真是个妙人,“哭郎中”、“骂先生”(1)难为他怎么想出(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qgw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