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幸得,这几日天气不错,可以抢收稻谷了,她的万亩田产,几乎都是种了水稻的呀,当然,得先收庄内的以及族学的田产。
黄家庄子之中,除了她家自己的地,其他人家的种的粟米与稻谷都还差些时候才能收获。
“女君,吉时已到。”庞山民亦是穿着粗布裳,见着这丰收之象,虽喜悦,但也严肃。
“好。”黄月英点头,朗声道,“诸位乡亲,秋社未至,但这万亩稻田,如今谷粒饱满,穗满枝头,等不得秋社了。”
旁边的佃户们也是笑着,是啊……真的等不到秋社了。
“古语云,春祭所以祈五谷之生,秋祭所以报五谷之熟。”
“本君受天子亲封,今日便与上天讨个恩典,待秋收之后,再行祭祀之礼,届时定以五谷之丰、牲酒之香、万民之悦,报得上天。”
“秋收,开始!”
说完,黄月英便弯腰先以镰刀割了一束稻穗,示意……秋收可以开始了。
于是,众民欢呼,族学的孩子们也欢呼,纷纷开始割稻,便是甘宁、庞山民、张仲景、蔡氏、诸葛氏以及护卫们,也都纷纷开动。
而黄月英眼前这一亩,将由她以及族学的孩子们一起收割,届时,须得好好称一称重,看看亩产几何。
“阿姊觉得,咱们这亩田,能收多少稻谷?”黄峻一边割下一束稻杆,一边问着黄月英。
“四石。”黄月英想了想,开口估算。
在这时代,无论是粟米还是稻谷,一般也就亩产三石左右,大约三百六十汉斤,即后世的九十公斤。
当然,这时代的亩也比后世小,若是换成等同面积与重量单位,约是一百二三十公斤的亩产。
听起来,与后世的最低亩产便有六七百公斤相比……差距很大。
实际上,后世的亩产是在不断筛选培育作物种子以及不断提升作物管理方式的这些条件下才得以提升的。
在华夏古代,一直到宋时引入占城稻种,才得以实现一年双稻。
所以,黄月英说的四石,在这时代,绝对已经算得上是丰收了。
想到这里,她不由得疑惑,这杨休……总不能真的折在交州了吧?
“四石?”旁边的黄琮疑惑了一下,随后摇头,“感觉不止……”
“肯定不止,这一亩地可是咱们亲自打理的。”周大丫也加入了讨论,“俺家以前给主家种地时,既种过稻谷,也种过粟米……都不如咱们这亩呢。”
“好啦,收完再说!”旁边亦有其他人开口。
收稻谷,对于佃户以及工人家的孩子来说,不是新鲜事儿,但对于黄氏一族的孩子们来说,却是相当新鲜。
不过,这一年之中,因着这一亩地是所有孩子轮流打理的缘故,即便是黄氏一族的孩子们也算是懂得耕种之事的。
黄月英听着孩子们的议论,也笑,插秧时辛苦,秋收时……倒是快上不少。
这些孩子们人虽小,但到底人数众多,不过半个时辰,便把这一亩地尽数收完。
接着,李木便带着人踩着一架打谷(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qgw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