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外商央行才不管生意对象是谁呢。只要日军和伪政权需要,那些洋行都会想方设法弄来商品交易。淞沪会战时华夏把上海的许多工厂都迁往武汉,后来又迁往四川。这些企业留下的市场供应空档,又被那些急于赚钱的资本家们投资办厂给填补了。
话又说回来,日军控制着长江、黄浦江、吴淞江水道,控制着上海外海,洋行想赚钱,不与日伪打交道是不可能的。在他们是订合同做买卖,但是对于抗日军民来说,这就是标标准准的资敌!
这次六十七军攻占上海,从一家日本株式会社就没收了500辆美国载重大卡车,还有20辆小轿车。这些东西除了美商转手倒卖,小日本别无他法获取。没办法,美国政府还没有对日本全面禁运了,也没对上海公共租界禁运,那些洋行有的是办法弄到赚大钱的紧缺物资。那些要钱不要命的洋行总经理们才会知道是他们把日军飞机坦克里的汽油灌满的。
国难当头,有的人在流血牺牲,有的人在日军刺刀下苟活,但还有一种人善于发国难财,在日军的隆隆炮声中赚得钵溢盆满。这次六十七军袭占上海,光是没收的伪汉奸的资产就多的让于明笑得开心的合不拢嘴。
还有一个盛老三,是斗败红顶商人胡雪岩的晚清邮传部尚书盛宣怀的侄子,大号盛文颐。这家伙垄断了上海滩的鸦片生意,日军从东北、热河运来的鸦片全交给他发卖。另外,他还垄断了长江水路的盐业。一白一黑,两条财路,赚的钱比盛宣怀修铁路、搞邮政赚的都多。这家伙打的招牌很冠冕堂皇,说是要用卖大烟的钱来救济穷人。他的鸦片批发部的牌子就叫宏济善堂,外人不知道,还以为是什么义庄之类的呢!
盛老三、吴惜文这类汉奸都是当官的汉奸。大上海还有一类民间汉奸,最有名的是文化界的陈彬和,实业界的陈伯陶。陈彬和不说了,没有什么钱。陈伯陶却是靠日军海军情报机构儿玉机关的幕后支持发了大财,成了大上海五金市场的霸主。连原来有上海五金大王之称的张莲舫都成了他的门客。现在国民政府的法币不断贬值。有人估算,陈伯陶和他的几个喽啰这几年发的战争财以法币计算的话,应该上百亿。这个估算有水分,估计说的是营业额,实际利润上亿元就不错了。
这些伪汉奸商人这次是在劫难逃,陈喜娃指挥的特勤队,首选打击目标是日伪特务机关,其次就是这些发战争财的伪汉奸。这不,吴四宝啊、盛老三啊、陈伯陶啊,等等,凡是上了六十七军的名单的人,都已经被拘押,家也被抄了。他们存在日资银行、汪伪银行的钱就不说了,那自然都是六十七军的。他们存在美资银行、英资银行、法资银行、澳大利亚、荷兰、丹麦等外国银行的钱也跑不掉,陈喜娃等着这些银行开门后押着汉奸们去提款呢!包括哪些银行保险柜里存着的古玩字画。
除了这些,大上海还有龙华造船厂、汽车修理厂、纺织厂、电厂等,民营资本的不说了,英美投资的也不说了,上海有30万日本侨民呢,这些人绝大部分都是在开工厂、做生意,加上那些汉奸的企业,等于是给六十七军准备了一个搬不完的物资仓库。
特勤队司令部在捣毁日伪情报特务机关、拘捕上海有名的大汉奸。完成任务后,一团、二团、特勤队又转向查封日伪企业、商业、银行,转运资产、设备、物资。被组织起来的十六铺码头工人纠察队帮着六十七军编组船队,动员装卸工装船,第一批船队已经离开上海,驶向了粤省的羊城港。那里,张廷等人正在翘首企盼呢!
于明计划着白天在上海开仓放粮,把运不完的大米和缴获伪银行的法币给上海的工人、贫民。然后再上海总动员,把上海的产业工人组织起来,形成一支支拆卸队、运输队,协助六十七军搬运物资。用一天一夜时间,把上海日伪资产搬个干干净净,
经过一夜血与火的洗礼,大上海的空气里都弥漫着浓浓的血腥味。特别是战况最激烈的五角场地区和四川北路,到处都是日伪军的尸体。上海的教会、红十字会、医院以及民众组织起来的救护队,连夜都开始救护伤员,连日军的尸体都进行了清理,让投降的日军俘虏们负责登记号码牌,辨明身份,送往火化场火化。包括虹口司令官松井石根、参谋长唐川安夫,在送到招商局大楼让于明看了一眼后,也被送进医院包扎救治。
大战之后,本来应该休整部队。但是来不及了,必须尽快转移在上海缴获的资金和各种物资。于明连给战士们一个逛逛大上海的机会都不给,严令各部队投入转运物资之中。这样一来,起早的上海市民们就看到了一个奇景:大街上有六十七军的巡逻队,码头上有六十七军的运输队,马路上靠墙根一溜是换班睡觉的六十七军士兵。
战士们还能换班睡一会儿,于明、王敏、何长华、陈喜娃这些人连睡觉的机会都没有,一个人负责一个方面的工作,忙得脚不沾地儿的。(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qgw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