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头,再次站在世人的面前。
时光如梭,转眼三年过去,已经是靖康二十五年秋。
可能是常年在浩渺如烟的文字中不断地寻找,赵宁的头发已经白了一大半,整个人的气血也弱了许多。
这一日下午,他躺在后苑的长椅上,闭目养神,听赵瑜汇报着从长安到北庭的商业以及从杭州到凌牙门的贸易。
秋风轻轻撩动他的长袖,温柔地在已经有皱纹的脸上抚过。
听完赵瑜的汇报,赵宁笑得很开心,因为赵瑜从财政和商业的角度,将这两条丝绸之路解析得非常清晰。
“前些天听你说,陆游去了一趟极西之国?”
“是的,契丹人称呼他们为塞尔柱,是突厥人建立的。”
“你们准备做什么呢?”
“大相公说那里有许多金银,可以与之贸易,但对方必然是不太愿意的,张相公认为应该派西域的大商人,提报策略,由商人出钱,给军队提供补给。”
“你认为呢?”
“我是赞同张相公的。”
赵宁点了点头,问道:“最近出版的一些书你都看了吗?”
“我都看了,每一本都看了,并且做了读书笔记。”
“好,笔记我看看。”
“我下午取过来。”
这时,王怀吉疾步走来:“官家,官家。”
“高俅来了吗?”
王怀吉犹豫了一下,却说道:“没有来,高府刚传来的消息,高太尉走了。”
赵宁忽然坐起来,怔了十几秒钟,随即笑了一下道:“都没来看朕最后一眼就先走了!”
他重新躺回去,摆了摆手道:“厚葬吧。”
高俅去世的消息,在朝野上下还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的。
其实哭的最惨的还是王宗濋,两个人互骂了许多年,人走了,反而舍不得了。
转眼冬天到了,从西域传来一些不太好的消息,听说有军队哗变,是一些沿途的商人煽动的。
不过很快就被李彦仙平息下来,朝廷为此派了安抚使过去仔细调查情况。
这让朝堂上的保守派们再一次找到了机会,尤其是以范致虚为首的保守派,开始大张(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qgw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