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所知道的广交会:
我们国家为打破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为了满足国家对外汇的需要,于1957年4月15日—5月15日在广州举办了第一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交易会一年举办两次,分为春季交易会(4月15日—5月15)和秋季交易会(10月15日—11月15),至今(2022年)已连续举办了132届,从未中断过(仅有1967年的秋交会推迟一个月举办)。
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是我们国家当时展示我国出口商品的最大场所,也是我国对外贸易洽谈的重要平台。由于此大型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举办,故称之为“广交会”。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是国家层面的大型对外贸易活动,由对外贸易部和广东省领导、各进出口总公司及各地外贸厅局组成若干交易团,各交易团的业务人员则由各地分公司派人参加,接受交易团统一领导。当时有
1负责出口桐油、猪鬃、花炮、中药、茶叶、蜂蜜、肠衣、地毯的土畜产品交易团;
2负责出口粮食、大豆、花生、活禽、生猪、核桃、栗子、青菜、豆角、水果罐头的粮油食品交易团;
3负责出口纺织品、服装的纺织品交易团;
4负责出口自行车、冰鞋、缝纫机、肥皂、卫生纸、指甲刀、曲别针、铅笔、钢笔、锅碗瓢勺的轻工业品交易团;
5负责出口各种钨、铝、铅、锌等矿石、锤子、钳子、锯条的五金矿产交易团;
6负责出口各种西药、油漆、塑料、化工原料的化工交易团;
7负责出口各种陶瓷制品、草编、藤编、柳编、抽纱、补花、象牙雕刻、玉石雕刻、珠宝钻翠、金银首饰的工艺品交易团。
交易会最初的地址设在广州北郊三元里附近,羊城宾馆对面、广州体育馆旁边的“中苏友好大厦”;举办两届后,搬至广州市中心海珠广场东侧珠江北岸的一座五层的交易大楼;仅一年后,由于国际交往的增多、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又在海珠广场的西北、一德西路的东口、广州起义路的南口、对着广州解放纪念碑建起一座十层高的楼房,楼房二层外墙上有陈毅元帅题写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九个大字;1973年秋交会,又搬到了广州北部流花路的广州国际贸易中心,比海珠广场那个会址不知大了多少倍。
2.我所知道的工艺品交易团
现以第二十一届春交会为例,介绍一下工艺品交易团。工艺品交易团所在的地方是1958年至1959年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整体会场的旧址即珠江边侨光路1号,一座五层的会展楼。会展楼一层前厅的右手边有一个小房间,称之为“传达室”。挨着传达室是电梯间,电梯间的左侧是通往2楼的楼梯,前厅的左边是一个很大的接待大厅,有沙发、座椅、屏风等等。正前方,穿过一个垭口便到了展馆的前厅,中间一条过道直通后门,过道两侧是玻璃制作的立体橱窗,四个橱窗之间就有一个木门,谈判间就在橱窗后面。橱窗内摆放着各种工艺品,有北京制造的象牙和玉石的雕刻制品:弥勒、观音、侍女、花薰、花鸟、山水;有北京的景泰蓝和雕漆工艺的大瓶小罐;有广州大新象牙厂制作的里外共33层的象牙球;有苏州制造的象牙材料的楼台殿阁、湖中泛舟,工艺精湛到连舟上的镂空的小窗户都可以打开,还有各口岸送来的翡翠的花薰、松石的弥勒、青金的罗汉、俏色玛瑙的托盘螃蟹、碧玺的鼻烟壶、紫晶的花篮、芙蓉石的天女散花、白玉的观音、珊瑚的提梁卣、孔雀石的代胜鸟、东陵石的大象、琥珀虫、岫玉的各种花草鱼虫、楼台殿阁,不胜枚举。橱窗后面的谈判间里满屋货架,从门口一直摆放至窗边,货架上摆满了单面掀盖、骨别做扣、内有软囊的蓝布盒子。所有雕刻制品都放在蓝布盒子里。每个雕刻制品上均贴着号签,标明商品价格,价格均为港币。再往前走就到了大厅的后座,这里面放着各种彩石的雕刻制品,有福建的寿山石刻、有浙江的青田石刻等,雕刻的形状有山水、人物、动物、楼台殿阁,大小不一,许多东西得有一人多高,还有一些大大小小的根雕制品,后座的尽头是一个宽大的楼梯,楼梯的半层之后分了左右两侧,均可达到二层。由于没有货运电梯,当时二层以上的展卖品及卖出的商品都是通过这个楼梯进行运输工作。
从一层前厅的电梯至二楼,左边有一间不大的房间,也就是在一层传达室位置的上面是广州翠钻出口部的谈判间。一出电梯便是二层的接待大厅,左边是一排窗户,窗外就是海珠广场。右边则是二楼的前厅,坐落着好多隔断式的谈判间,有的谈判间外面有玻璃展柜;有的谈判间外面则是木制的多宝阁式的展柜。玻璃展柜里面摆放着金(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qgw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