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会试已经结束,不知道陛下是否要一览考生答卷?”
正当大殿内一派死寂之时,一个太监匆匆通报,似乎是察觉出了不对劲的氛围,说话的声音也是越来越小,生怕触怒了老朱同志,殃及池鱼。
“还览他娘个屁览!”
“十个人里面有八个人都想着作弊,作废!重考!”
“朱棣,你照着名单上面,把作弊的、受贿的,都先押入大牢!”
朱棣立马应了一声,转身就要走出大殿。
“等等!”老朱同志突然叫住了朱棣,想了想后回道:“先去把那个叫做吴伯宗的考生和他的答卷一并带来。”
朱棣微微一愣,立马反应过来,再次应了声“是,父皇”,便加快了脚步。
不一会儿,朱棣就带着一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来到了大殿,此人正是那日最后收回银票,没有想着作弊的考生吴伯宗。
“草……草民拜见陛下!”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见到老朱同志,吴伯宗立马恭恭敬敬的跪在地上拜道,只是那略微的结巴,将他内心的激动和紧张,都表现的淋漓尽致。
“起来吧,把你的答卷呈上来。”
老朱同志也没有废话,直接让朱棣将吴伯宗的答卷递到了手中。
这一刻,全场再度安静下来,落针可闻。
在场的人之中,心中忐忑的占据了大半。
只不过,吴伯宗忐忑的,是他的答卷能否让老朱同志满意,而其他人的忐忑,则是在等待着死亡的宣判!
“嗯!好!写的好!”
老朱同志突然龙颜大悦起来,夸赞道:“吴家小子,你这文章,深得朕心呐!”
闻言,吴伯宗心中终于是松了口气,忙答话道:“多谢陛下。”
“不过嘛……”老朱同志突然话锋一转,却是让吴伯宗心头一沉,再度紧张起来。
“咱要的是真真正正有用的人才,而不是只会纸上谈兵的书生。”
“你这答卷里,对大明目前的民生状况,分析的极其透彻,也提出来了不少真知灼见。”
“不过嘛,咱还是想要考一考你。”
吴伯宗不敢怠慢,恭敬应道:“请陛下出题。”
老朱同志抬手在自己下巴上摩挲了一番后说道:“既然你提到民生,那咱就考你民生。”
“眼下我大明是天灾人祸不断,很多地区,老百姓连最基本的生存都无法保证,说是路有饿殍、民不聊生都不为过。”
“对此,你有何高见啊?”
吴伯宗垂眼思索了片刻,便朝着老朱同志拱手敬道:“回禀陛下。”
“所谓民生,无非是四个字,‘吃饱穿暖’罢了。”
“‘民以食为天’,想要恢复民生,粮食自然是第一位的。”
“草民听闻,陛下勤政爱民,就连自己的几位皇子,都派遣出宫,去为一方百姓造福。”
“太子殿下在山东进行灾后重建,二殿下三殿下在扬州躬耕于田垄之间,对此,草民不得不盛赞一声,有陛下您这样的皇帝,当真是我大明百姓之幸!”
“不过,草民有一点意见,或许同陛下有所出入。”
老朱同志听着吴伯宗的话,是深感兴趣,忙问道:“哦?尽管说来与咱听听!”
吴伯宗拱了拱手,继续说道:“常人都觉得,想要粮食丰收,多在于粮种、雨水和土壤是否肥沃等等的实际条件上。”
“可伯宗以为,这些固然是实际条件,可真正受到人为控制的可以主导粮食增产的因素,只有一点,那便是人。”
“雨水气候乃是天时,粮种土壤则为地利,在天时、地利两项条件都已经无法改变的情况下,我们能提升的,就只有人和。”
“想要在当下的境况中实现粮食的增产,只有依靠更多的农民,提升农民的种植技术、增加农民的数量,以及,让农民们可以安心耕种。”
“其中,提升农民的种植技术和增加耕种农民的数量,都是陛下一直以来在完善的事情。”
“唯独让农民们安心耕种这一点,还有所欠缺。”
说到“欠缺”两个字的时候,吴伯宗的声音明显变低,毕竟是在点明皇帝的不是,也就只有真的不怕死的铁头娃,才敢像吴伯宗这样直言不讳……
果然,听到吴伯宗居然当面指责老朱同志的不是,立马就有人站了出来。
“大胆!胆敢对陛下不敬!你有几个脑袋够砍的?!”
“简直放肆!还不快向陛下谢罪!”
“乡下书生就是乡下书生,连基本的礼节都不懂,文章写的好,又有何用?!”
周围的斥责声让吴伯宗吓了一惊,刚站起来没多久的他,立马就“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草民妄言!请陛下恕罪!”
然而,老朱同志却是朝着那些斥责吴伯宗的官员们怒吼道:“你们才给咱闭嘴!”
“咱要的就是这样敢直言善谏的良臣!”
“不然花费这么多的人力财力,还要再选出一批想你们这种只会溜须拍马、搜刮民脂民膏的害群之马吗!”
记住手机版网址:m.bqgw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