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德 > 八百二十三 努力开始变得有用了

八百二十三 努力开始变得有用了(2)

  ←  章节目录  →  

拔的过程就太过于繁琐了,而律法也就失去了应有的威慑作用了。

从朝廷的执政成本来考虑,用考试选拔人才是最节省的方式,无论对人才选拔的过程还是之后的“售后服务”所需要付出的精力成本,相较于察举,都是非常重大的优化。

因此,刘备举办这一次吏部的内部考试,其实就是在为选人制度的革新做准备,在积累经验,在探索模式,在修复bug,准备为接下来的全面改革做铺垫。

考试内容,考试方式,评分方式,评分标准,以及最后的选人环节的标准,这些都需要商讨,需要实践。

而这一切都在本次的吏部内部考试中得到了一些解答,刘备从中汲取了很多经验,修复了很多bug,找到了很多改善这一政策的空间。

比如全国学生数量较大,朝廷用不了那么多人,所以要分段考试。

因为考生的身份主要限定在州学和太学之中,所以在科举考试开始之前,先在州学内部举行第一次考试,号为“州考”。

州考由朝廷学部派专人负责监督和组织以及评分,试卷和评分环节都是学部专员主持,通过此次考试的学生才能前往雒阳参加第二次考试。

这样不仅可以遴选出优秀的学子,也能让一些本来就希望不大的学子少花一点钱,不必花费那个功夫跑到雒阳空欢喜一场。

第二次考试原则上也是遴选考试,号为“选考”,将各州的优秀学子们聚在一起进行再一次的面对面比拼、正式大考,选拔出来最优秀的一批人参加第三次考试。

第三次考试将由皇帝刘备亲自出题、监考,号为“君考”,即在君王面前进行的考试。

这场特殊的考试所考验的不单单是学子们的学术水平,更多的,还有考验心理素质的意思在里头。

在帝国最高统治者、万王之王面前完成考试,在他的注视下完成考试,甚至有可能作答的时候,他就站在你身边,盯着你的卷子,甚至可能会做出一些意料之外的举动……

这种情况下,如果心理素质不过关的话,发挥失常是很有可能的。

在皇帝面前发挥失常……

嗯,结果一定很酸爽。

如此三次考试结束后,由皇帝本人和学部专家一起评判入选者和入选者的名次,评定出最优秀的前三名与其他各名次的入选者,人数在原则上不设限,根据朝廷的实际需要做弹性处理。

最后,皇帝本人还要抽时间对所有入选者做最后一次的“面试”,亲眼看看自己选拔出来的人才们,也要让这些人才们亲眼目睹皇帝尊容,见到皇帝本人,与皇帝本人交谈。

虽然说面试原则上不淘汰入选者,但是如果面试表现的非常差劲,也会影响此人在之后的仕途。

正式选拔完成之后,可以在雒阳城人流最多的地方张贴“皇榜”,将科举考试最终的入选者公示天下。

除了这个分段考试的规则之外,对于这个制度的设计和改善,刘备也是下了苦功夫的。

比如考试题目的比重,判定分数的标准,分数的组成部分排名的重要性,以及面试环节的一些至关重要的问题的询问等等,深度参与到本次人才选拔过程中的刘备从中发现了不少问题,做出了不少对原初计划的改善。

他甚至想到了要为距离雒阳比较远的地方的学子们提供旅途、住宿补贴的事情,又提出了要在雒阳修建廉价的考生公寓,用低廉的价格出租给考生,以减轻他们的经济压力,思考到了这些非常细节的问题上。

然后对于考核之后的一些事情,比如名次排定,给第一名称为状元,第二名称为榜眼,第三名称为探花,听上去挺好听,就是不知道刘备对于这些名称的设计是出于什么样的标准了。

不过这些都是细枝末节的问题,无伤大雅,想怎么弄,主要还是看刘备这个皇帝的个人想法。

陈群更加关注的还是考试本身的一些制度设计和标准,以及最后这个皇帝监考、皇帝面试的制度设计。

这很明显是突出了皇帝本人对人才选拔的重视程度,可是亲自监考和亲自面试,这说起来,属实是有点过于重视了。

陈群不知道刘备这样设计的意思是什么,不知道有没有深(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qgw123.com

  ←  章节目录  →  
最新小说: 玄德 我启动了因果律 我在乱世杀皇帝 我的1644 贞观悍婿 人在大唐,开局无双 大唐之最强皇太孙 大明世祖 朱元璋的人生模拟器 不列颠之主 德意志乃欧罗巴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