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北滨长江,南倚庐山,东临鄱湖,地势险要,素有“江西北大门”之称,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在明清时期,这里还是江西,甚至湖广的物资汇聚地,江西的大米,茶叶,瓷器,还有木材,都会汇聚于此,然后运输到江南。
1938年,波田支队主力乘装甲汽艇40余艘,溯江而上,凭借其军火优势,冲过了国民政府军层层江防封锁线,先后攻克了彭泽和湖口,九江自此沦陷。
而九江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还不仅表现在其地理位置上。在之后不久,日寇便在九江建立起了军事基地,不久后成立伪江西省政府,省会就驻扎在九江,还在九江成立了一个战地宣传分社,负责中国各个战场的新闻,由这个分社转送各地进行宣传,然而送到日本本土,在日本国内媒体上刊登发表。
日寇除了大量的军事攻占中国领土外,还派出一大批随军记者来到中国,这些像狗仔队一样的记者,在各战场及中国沦陷区进行采访,把日军的战况及日军占领地的消息,传到日本国内的媒体,这是日寇侵华时的新闻战。
此时,日本的三大主流媒体《朝日新闻》、《读卖新闻》和《每日新闻》,都隶属军部统辖,日本军部对在中国作战的新闻有硬性规定,把侵略战争的新闻都要报道成所谓“神圣事业”。
这个时期,相比起工业高低日军,农业国的中国军队在武器装备严重低劣,全凭保卫家国的一腔热血,以血肉之躯顽强抗敌,前期战况日军伤亡极其惨重。
然而,这阶段出现在日本国内的新闻报导却是:日军节节胜利,尤其是占领南京和武汉等城市的报道,更是占据三大媒体的头版头条,特大新闻,使日本国内更是群魔乱舞,十分狂热,即使是凶讯噩耗,也写的情绪激荡,就好像侵略者是中国一样。
那些日本的随军记者都是被洗过脑的狂热军国主义分子,他们依靠两机(无线电机+飞机),把日本侵略军在中国战场的所谓“圣战”“亲善”之类,及时反馈到国内。
但这些记者采写的所有稿件,都先用无线电机将新闻稿拍发至九江战地分社,任何一线记者均不得将稿件直接发至上海或东京,他们发送的第一站必须是江西九江战地分社。九江战地分社主要对稿件进行筛选作用,经九江转出的新闻稿,都会在日本国内发表。
日寇的这个九江战地宣传分社,表面上是隶属于军部管辖,但实际上所有部门都得为他们开绿灯,当时军国主义的日本,最先进的通讯设备提供给新闻单位,配备有飞机和武装力量都进保护,让他们采集更多的新闻,便于记者快捷到各大战场。
同时,一些地方的伪政权,对这战地宣传分社也格外关照,当时,伪江西省省长邓祖禹还为这专门下达指示,要向九江战地分社提供全部必须的生活物资供应,保证财政经费的拨款,将傀儡政权的奴性彰显得淋漓尽致。
在日寇侵华时,随军记者们记录了许多日军的“战绩”,同时也记录了侵略者们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战争罪状。
后来,在日寇侵略军在中国正式宣布投降后,在惩治战犯的时候,有不少的罪证,就是通过这些新闻照片来取证的。
不过,这个臭名昭著的所谓“九江战地宣传分社”设在九江城内,而且有重兵把守,岗村宁次即使是从各处搜刮了兵马,但唯独这里,是没动动的,此时的“九江战地宣传分社”,依旧戒备森严。
如果不是时间来不及了,林一凡一定会想办法去把它给炸了,而他现在并不计划进城,他要的是江边的那个日本海军基地。
九江作为江防要地,日本海军自然也在这里部署了相当数量的水面兵力和舰艇,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近代军舰有,那些从江西百姓手中搜刮来的渔船。
不过,因为岗村宁次的抽调,此时基地内的驻军大概只有一个中队左右的日军和三四百人的伪军,伪军们主要分成一支支小队,每一小队由两个日本兵领着担任巡逻任务,基地内的各个防御火力点都是清一色的日本兵把持着。
此时基地内大概停靠有二十多艘大大小小的各型内河炮艇和巡逻艇和许多被日军强征的民船,这其中最为显眼的就是725吨的内河炮舰“安宅”号,它是250吨的“鸟羽”号的三倍之大,看起来就像是一座小山。
“安宅”号为日本专为中国长江和沿海水域执行任务设计的航海炮舰,原名“勿来”,后觉得此名寓意无礼而改名“安宅”,1923年8月12日在日本横滨船坞竣工。
先后服役于日本海军第一遣支舰队,第三舰队,支那方面舰队和扬子江部队,并因局势和任务要求的变化历经数次改装,武器装备有日制三年式76毫米高平两用炮2门,九三式13毫(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qgw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