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空间或地下多层次发展,可在田间实行高秆、矮秆作物搭配种植,同时在田间的沟、渠、过道的空间搭设棚架,栽种葡萄、长瓜、云豆、南瓜等爬蔓作物,在时间演替上,可采用间作方式,在同一土地上种植成熟期不同的作物,以充分利用资源。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实现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如呕肥、堆肥,有机和无机相结合,资源利用和保护相结合,促进生态和经济两方面的良性循环。
生态农业要求农业发展同其资源、环境及相关产业协调发展,强调因地、因时制宜,以便合理布局农业生产力,适应最佳生态环境,实现优质高产高效。大力种植耐旱,对土地要求不高的“高产粮”土豆、番薯、玉米。
对于这些农业方式,章子俊还是很有把握的,从小就生活在农村,而不是当前这种粗旷的种地方式,先是犁地、播下种子,有条件浇点水,没条件就全部交给老天爷了,接下去就坐等粮食成熟时去收割。把宝贵的作物秸杆当柴火烧掉,所以章子俊首先想到的是发展煤碳事业,开设煤碳交易市场。
所有这些都要有一个试点,要不然这些明朝人理解不了,而这些方式方法实施的时间有点长,这就要求在章子俊的能力及精力范围内才能实施。
榆林地区有丰富的煤,有些地区直接露在地表外,此时称煤为石碳,榆林有几家官窑,挖煤用来炼铁,可是民间普遍不用煤,烧饭煮水等全部使用薪柴,这样就导致柴火供应紧张,凡是能烧的东西都用来烧,唯独不烧煤,原因很多,因为烧煤有毒,另一个就是采挖运输成本高,然后在管理采矿上的官员尸位素餐,矿工们便掀起了一次次暴动。最终,明朝"一刀切"地禁止各地继续开矿。
这就衍生出了许多民间矿头,有市场需求,就会有人去开采,很多民间矿头为了降低成本,拼命压榨采矿的矿工,在开采上又没有安全可言,加上开采技术原始,使用的工具,包括金属斧、金属铲、木铲、木槌、船型木斗、竹篓和辘轳等。
至于关乎全井工人性命的通风、排水、巷道支护和有害气体处理,解决办法很低效。因为没有通风设备,只能封闭已经废弃的巷道,然后利用不同井口的气压差让井内形成自然风。有时为了确保空气流通顺畅,还在井口布置手拉或脚踏的人力扇风机。而排水,露天煤矿虽不需考虑这个问题,但随着地下矿越来越多,就发现这着实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因为没有抽水泵等工具,许多矿井都随着积水越来越多而直接被遗弃。实在不行的,那就另外安排一批"挑水宫",用人力,借用水桶或辘轱将地下水运送到井口。
而为了解决如何在幽深黑暗的地底照明,也是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一开始,因为不了解瓦斯等易燃易爆气体,工人们直接在井下使用明火。但随着事故的不断发生,才逐渐意识到此举不当。于是灯龛应运而生。这也算是古代煤矿开采业的一个先进发明。
所有这一切这就导致煤的价格居高不下,限制了使用煤的用途,改用木炭及薪柴,而在榆林地区满目的黄土,林木稀少,就把农作物的秸秆、枯草等用作燃料。??
记住手机版网址:m.bqgw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