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求生记 > 第九十三章 大生产

第九十三章 大生产

  ←  章节目录  →  

章子俊建了几个工坊,一个木匠工坊,在河滩地边上一个砖瓦土窑,旁边还有一个陶罐土窑作坊,在村内府邸边上还有一个酿造作坊,一个豆腐作坊,一个打铁作坊,一个榨油作坊,还有一个编织作坊,这些全是在这些依附过来的人中会做的,比如:傅传宝家做豆腐已经三代了,陈老六家的酿造有一些规模,可以酿造酱油、豆豉、米醋,邬柏林家以前就是做陶窑的,吴树林家就是做榨油的,而楚老铁家也是三代的打铁手艺,这些技术不成问题,全是家传手艺,在章子俊的观察下,还能改进许多制作工艺,主要是前期投入,好在人多力量大,主要是这么多人的粮食,几乎把所有的银钱全花在粮食和买石炭上,就是煤,因为烧砖瓦需要大量的煤,用煤烧出来的砖瓦是暗红色,而不是青砖,原因是章子俊没那么多银钱,红砖烧制要简便,而青砖要比红砖多一道工序,不是自然冷却而是淋水快速冷却,这样做的好处是青砖的密度比红砖更加细密,两砖相碰可发出金属声,当然硬度会更大,章子俊习惯了穿越前时代的红砖,认为用这种红砖足可以建房,不用淋水得到青砖,这样可以省下许多劳力,还改进了制作砖坯的工序,古代人制作砖坯用一个木框,把泥土往木框里面填实后上面散上一层草木灰后脱去木框制成土坯砖,这样一块一块地摊铺在地上凉干。而章子俊把这些工艺改成了一个三人组的流水线,一个人把搅拌好的粘土堆放进木框里,另一个人就把木框连带粘土推进一个转棍中,手摇转柄把木框里的粘土压实,接下去一个人就脱模出来,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制作砖坯的速度。
如果有铁丝作切割的话还要快,可是古代太缺乏生产资料,只能利用现有的工艺,稍作改进了。
做陶罐就需要传动的动力,章子俊就在河滩边上造了一架小水车,做这种水碓明朝木匠技术精湛,木工活,泥瓦匠几乎大部分人会做,从这里也能看出全是生活逼出来的,区分在于做出来的东西好不好用,技术的细腻度而论。
一个小小方圆一公里左右的地面上,就是一个生态园,一船一船的石炭运到岸边,把砖窑里面烧制出来的碎砖瓦砾煤渣,这些可以铺路,把泥泞的土路慢慢变成煤渣路面,烧制出来的砖瓦把简单搭建起来的草棚改建成砖瓦房,路面边上排水沟变成用红砖砌成的暗沟,上面盖上石板,这样做居住质量就提高了不少,这些全部需要时间去做。
河边有着大片大片的芦苇,这些芦苇就成了编织作坊的材料,除了编织一些日常用的篮子外,大部全编成了芦苇席,这种芦苇席可以建房顶用,也可以用作棚子用,用处很大。
在这里章子俊就碰到了一个问题,此时明朝百姓建房喜欢用土坯,或者是坑土建墙,不喜用砖,砖头一般用在造墓上,这就是一个很怪的认知。
不是说这些百姓不想用砖建房,而是成本太高,久而久之,就成了用土坯建房的传统,现在改用砖了还不适应了,先用木架子撑起房屋的框架,再从木柱子间用土坯做隔断,所以说土坯墙不承重,只是起到一个遮断的作用。
而章子俊带来的建房工艺是“人字梁”,把梁架在用红砖砌成的四方(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qgw123.com

  ←  章节目录  →  
最新小说: 带着农场混异界 大秦帝师 家父曹操,字孟德 我真的是反派啊 谍战迷雾 我只是夫子 抗日之特战枪神 镇国异姓王 帝皇的告死天使 仙狱 法相独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