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读到这则评论,体验了一把什么叫做死去的记忆在攻击他。
黑历史绝不再提,专注眼前的问题。
刚刚看视频时就有疑惑,咕咕说“倭铅”冶炼技术是在明朝中期得以实现,那时竟有凶猛倭寇扰边
倭寇指的不仅是日本海盗吗
朱元璋知道元朝时期倭寇侵犯高丽。洪武初期,倭寇也频频侵扰大明沿海边境。
当时,大明初建,北面有元军残部、东南有其他势力残部等问题尚未肃清。对于倭寇来袭,他曾经想与日本政府联手打击,几次主动派出了使团。
岂料前两次出使,使团成员大多殒命东瀛。
第一次是洪武元年,使团在日本五岛附近被贼子截杀。
所携带的明朝建国文书自是没了踪影。日方没有就此给出任何反应,没有主动表示要捉拿凶手。
很快,大明第二次派遣使者,向日方传递三则消息。
其一,大明建国,日方应来朝贡;其二,通告倭寇危害大明边境,日方理应采取严厉措施取缔倭寇;其三,如果日方不作为,大明则会出兵讨伐。
这段文书的内容很过分吗
朱元璋毫不认为哪里有错,让日本来朝贡是给它脸了。
日方政府主动讨伐日本海盗,是它该做的事。
如果仍有倭寇危害到大明边境安全,大明选择反击打回去,甚至把不作为的日本掌权者给一锅端了,一点毛病都没有。
不料日本的怀良亲王斩杀了五位大明使者,把其余使团成员扣押三个多月。
这一举动把朱元璋气得火冒三丈。
如果不是明初朝局未定在多面作战,他真想要渡海把怀良亲王给宰了。
第三次,洪武三年大明再派出使团进入东瀛。
这一次终是达成合作的基础。洪武四年,怀良亲王派使臣来大明,奉表笺向大明称臣,依制纳贡。
然而,朱元璋没能高兴起来。
那会他才终于理清了东瀛混乱的内斗局面,原来怀良亲王不是正统意义上的日本国王。
元末明初,东瀛处于南北朝期间,战乱不断。
怀良亲王之所以转变对大明的改变,是因短短几年东瀛的内部格局发生巨大改变。怀良亲王的势力大不如前,才会向大明称臣,都是妥协之举。
明朝当然不愿认可这样的怀良王。
再派使者去东瀛,想与日本的正统掌权者建立外交关系。
两国之间却未因此步入稳定往来状态。
由于东瀛内斗不休,割据势力不臣服于天皇。
那些地方势力抵达大明后,朱元璋拒绝承认其合法性,不与进行朝贡贸易。
洪武十四年,怀良亲王竟是厚着脸皮也派来使者,但被大明拒之门外。
此子以前犯下杀害大明使臣的旧账,怎么可能给他好脸色。怀良亲王对于过去的错误毫无悔意,还在回信中频频挑衅。
朱元璋早就受够了东瀛的反复无常,在意识到日本内斗不止没能力处理倭寇后,他就改变了对于倭寇的处置策略。
实施海禁,令部分沿海居民内迁。制造无人地带,不让倭寇一靠近沿海就能抢掠财物。同时增加大明的海防力量,巡视海上对抗倭寇。
其实,这样做仍有令人不悦之处,没有对东瀛本土加以强力回击。
偏偏碍于元朝的前车之鉴,蒙古两次东征日本失败了,皆因海上气候环境多变。
朱元璋不愿让大明重蹈覆辙,索性有了彻底与日本断绝往来的想法。
随着胡惟庸、林贤等案爆发。查到其有私通倭寇之嫌,借此彻底断了与东瀛的外交,把它逐出了朝贡体系。
时至今日,与东瀛断绝往来已有七年多。而在大明海防的提升后,倭寇扰边已是少有发生。
朱元璋盯着水镜。明朝中期,倭寇又卷土重来了吗具体啥情况这种不是钓鱼的评论,而开门见山地提问,真的会有人回答吗
往下看,憋屈的事来了
此前,他用尽心机却钓鱼不得。
今天,「为赋新词吃猪蹄」直接问,居然得到了一段详细回评。
朱元璋深呼吸。
不气,不气,不和后世人一般见识。他还能怎么办,当然是认真看下去,学习新知识了。,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