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白慧敏看过电影觉得真心不错,很不想被埋没了,网络上的动静却没关注。
仔细一看网络评分。
发现尽管票房没有超过一亿,不如大林过往任何一部电影利害,但评分和口碑却出奇的高。
一直在8.5以上。
影评更出奇的多。
“我一直讨厌看爱情电影,痴男怨女虚头巴脑的爱情不值得关注,但大林拍摄出来的爱情电影刷新了我的世界观,《牧马人》如是,这一部电影更是如此。
我看到了一段乡村爱情故事,看到了两个脏兮兮的人,两个满身苦难的人,两个不知道爱是什么的人,因为彼此的陪伴而获得了新生,因为见识到了爱,被爱温暖,最终也因爱走向了死亡。”
“细腻的人才能讲好细腻的故事。大林导演的画面像油画般的美感和质感,看进去了才会体会到苦难的生命中出现的那一丝光多美,可最后这一丝光也消散了。”
“全篇不说苦却苦到天际,全片不谈爱却爱到极致。”
“一个人一直在吃苦,便也不会觉得那是苦,可是突然尝过了甜,再吃苦便会觉得这苦难以忍受。一直一个人,其实也没有那么孤独,但是习惯了两个人,再变成一个人,这孤独便再也忍不住,也不想再忍了。”
影评全是观众的感受,足足有十几万,明明是没过亿的电影却达到了这种程度,很是一种奇怪。
大火电影一家平台的影评也不可能这么多。
但里面每一句全是白慧敏看了的感受,不得不感慨自己孩子拍的电影好。
可依旧很不理解这么好的电影,评分也这么高,为什么票房起不来。
“再等等吧。”
于迁开口,“酒香不怕巷子深,这种题材的故事不像商业片,他需要走进人们心中才能猛然感受出来的东西,现在就是等时间发酵。”
听了他的话,白慧敏明白了,可能是题材的关系,目前只能依靠本身的好吸引更多的人,像网络的宣传反而没必要了。
难怪大林宣传程度没有过去高了。
于是九月份又等了一周。
电影上映两周,票房终于突破了一亿,来到一亿八千多万。
增长很平稳。
然而接下来的两三天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这一部电影在观众们看过后行程了一种自我宣传,宣传遍布网络。
只因为但凡看过的人,心中都憋不住的想要去夸和说明。
然后票房在第三周的开头终于出现了动静。
之前每天增加的都是一千万左右的票房。
最近票房渐渐泛滥,网络话题对《隐入尘烟》谈论的也越来越多。
于是第三周第一天卖了两千万,第二天两千六百万,第三天三千七万,第四天四千五百万。
到了第五天。
郭启林的微薄准确无误发布了图片用来庆祝《隐入尘烟》三亿的票房。
三亿票房的字眼,形成了一股浪潮。
文艺片三亿票房是极高的了。
同类型两亿都算不错。
但发布了一个三亿票房,郭启林就再没有发布过庆祝的微薄,仿佛不关心。
导致微薄热度持续了几天,就没有过多人去关注具体票房变化。
不过不关注,却不代表票房就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