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石公主不明白,为什么说的好好的,要多留几年,怎么如今就定下了婚事,定下的人阳石公主根本不认识,这也是难免的事情,人家列侯就算是有个正经的职司,那也不会没事跑长秋宫来,阳石公主也不算非常受宠,自然不会往未央宫去,所以,别管卫子夫说得有多好听,反正自己不知道的人,卫子夫怎么说,阳石公主都是不相信的。
阳石公主对婚姻也没什么信心,当利公主能直接杀人,诸邑公主之前也跟驸马动了手,这两位嫁的还是知根知底的亲朋,都落得这样,阳石公主能信得过谁呢何况,人家别看平常不言不语,实际上心里自然也有一杆秤。为什么忙着给自己找驸马,不就是因为表兄霍去病没了,母后顿时觉得有些不够保险,所以希望能够再通过儿女亲事给太子加码吗
阳石公主并不觉得刘据能给自己撑什么腰,她又没有什么野心,并不想要成为第二个窦太主,或者是平阳长公主什么的,这两位当年风光一时的长公主也没落到什么好处啊窦太主倒是捞了个天子的丈母娘当上了,可是最后呢,给天子做丈母娘真不如给天子做亲姐姐,人家只觉得碍眼,最终,陈皇后被废了,也亏得生了个公主,要不然只怕早就没她的消息了。而平阳公主呢,以前觉得还好,但是最后怎么回事,想要交好下一任天子,亲上加亲一回,结果亲儿子搭进去了。要不是还有个小儿子,估计平阳长公主当时就能冲进长秋宫跟皇后拼命
阳石公主觉得,自己不想要做什么大权在握的公主,那么,谁是下一任皇帝跟自己有什么关系,何况,等到弟弟登基做了皇帝之后,他会有自个的女儿,对于姐妹什么的,又能有多少关照。既然阳石公主觉得自己不可能从刘据那里得到什么好处,那么,自然不可能付出自己的婚姻来给刘据未来的大业添砖加瓦。
所以,在知道了卫子夫的打算之后,阳石公主就按捺不住了卫子夫别的也就罢了,在教养儿女的事情上,还真是比不上王太后,王太后几个女儿,嫁的都不能算好,便是平阳公主的第一段婚姻,也只能说是过得去。那会儿王太后还只是夫人,所以,在平阳公主的婚事上根本说不上话,都是孝景皇帝做主。但是即便是南宫公主,嫁过去没多久,丈夫就落得个获罪除国的下场,最终也只能是认了,甚至,当初为了巩固刘彻的地位,王太后甚至考虑过让南宫公主去匈奴和亲。像是隆虑公主,那就更倒霉了,她记事的时候,王太后已经是皇后了,能做主了,最后还不是只能嫁给陈嬌这种典型的纨绔。
但是不管怎么说,王太后当年做的决定,起码没几个女儿明面上反对,但是到了卫子夫这边,就麻烦了,卫子夫一直以来都是端着慈母的款的,但是,嘴上说慈爱,做出来的事情,总让人觉得她其实只对刘据这个意味着她后半辈子更加尊荣的儿子慈爱,至于其他的女儿,都是可以为这个儿子铺路的。实际上,前头两个公主,如果考虑那些只是生活在封国的列侯的话,可以选择的余地还是挺大的,但是,卫子夫毕竟是有着私心的,没有实权的列侯还不如家族能帮得上忙的封君。可以说,如果可以拉拢风瑜这个最受宠的公主的话,估计卫子夫也是不介意将女儿嫁给昭平君这么个混账的。可惜的是,她也明白,陈阿娇固然懒得理会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陈阿娇会给她什么好脸色,所以,别说是搭进去一个女儿,就算是女儿都搭进去,陈阿娇也是懒得给卫子夫什么好脸的。
阳石公主正是因为想明白了这一点,就根本不对卫子夫给自己挑的丈夫有任何期待,原本她只是想要过来恳求卫子夫将婚事拖延一阵子,但是卫子夫自以为对这个女儿苦口婆心地说了半天,最终却愈发让阳石公主不耐烦起来,你哪怕明着跟我说,这门婚事就是为了拉拢人家,叫人家支持刘据呢,我也认了,偏偏你心里想的是利益,嘴上却要跟我说一切都是为了我好卫子夫说了一阵子之后,阳石公主就忍不住跟卫子夫吵了起来。
结果阳石公主一番言语直接戳了卫子夫的肺管子,卫子夫一直觉得自己是慈母,什么都是为了孩子好,结果被阳石公主戳破了自己的心思,顿时就恼羞成怒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