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微总算是将新式的纺纱机和织布机给弄出来了,纺纱机做成了立式的,上面增加了许多纱锭,一次性就能纺出许多棉线或者是毛线,一下子就将纺纱效率提升了许多,而织布机就用上了飞梭,其实最好还是用水力推动,但是如今比较干旱,大家灌溉都有些不够,要在渭水泾水这些地方筑坝搞水力织布显然有些过分,因此,暂时还是要用人工来操作。比较尴尬的是,如今没有种植棉花,那么,纺纱机也只能用来搞毛线了。至于蚕丝,需要的是缫丝机,这还得玄微再研究一下,现在已经有了那种缫丝车,但是其实效率很低,毕竟,蚕丝本来就很细,而且还得先过热水,再用手摇将蚕丝绕在轴上。玄微以前真没接触过蚕丝的处理技术,毕竟,他上辈子又不是学纺织的,对于蚕丝应该怎么处理,还真是有些搞不明白,所以,也只能是等等再说了。
中原铜的储量一直不怎么样,若是这会儿已经开发了天南,那边倒是有着储量丰富的铜矿,但是显然如今还没有,这年头钱之所以值钱也是因为市面上流通的铜钱其实数量并不算多,朝廷不得不立法不许民间将铜钱融化然后用来铸造铜器。不过,这种事情本来就是民不举官不究,普通百姓根本没这么多钱用来铸造铜器,干这个的都是世家大族,朝廷在这种事情上根本管不了他们。
所以,除了铜钱之外,市场上另外流通的货币就是布帛,当然,这个也不是随便弄个粗布出来就能当钱花的,这得按照一定的标准来定价。普通百姓搞出来的麻布是最便宜的,这玩意容易坏,洗过之后还容易缩水,然后就是各种丝绸,主要就是绢、绡、绫之类的,这些民间织造手段就已经不错,而且用处也比较多,所以可以用来当钱花。如今搞出了新式的纺织机,也就是说,民间自个生产钱的效率可比以前高多了。
大家现在并没有多少经济学的知识,自然觉得钱多了是好事,再说了,布匹这玩意,本来就是消耗品,再多也不怕卖不掉,因此,李世民很是大方地给玄微封了官,鉴于玄微一直以来就是用自个的道号,连个正经的姓名都没有没办法,原身是师父在战乱的时候捡来的,家人早就没有了,只记得一个小名,民间的小名有什么好说的,无非就是什么二狗子,狗蛋之类的,因此,老道是就给原身取了个道号,也没取什么正经的名字。玄微也丢失了相当一部分原身的记忆,因此也不知道老道士俗家的姓名,想跟着老道士姓都不知道该姓什么,因此干脆就破罐破摔了,李世民知道之后,直接给他赐了姓,以后,玄微就姓李了,大名叫做李微。
纺织机还没来得及先用在制作丝绸上,就先用在毛纺上了,突厥那边突利和颉利连续打了好几场,都损失惨重,不过损失了这么多人口也有别的好处,那就是如今的草场勉强已经能够满足他们的需要了,所以两人最终暂时达成了一致,先不打了。
但是,跟大唐这边的贸易却没停下来,牛马也就算了,羊毛生意却是可以多做一做的,这几乎就没什么成本,只需要在天暖和起来的时候给羊剃个毛就行,都不需要如何处理,直接打包卖给大唐就行,价钱还算可以,第一等的羊毛就能换来等重的粮食,虽说这个价钱真要算起来还是挺坑的,不过,谁让突厥人自个处理羊毛的手段一直很粗糙呢游牧民族很早就开始利用羊毛制作各种东西,最主要的就是毛毡,但是,他们的处理手段其实很粗糙,所以,毛毡什么的总是带着去不掉的腥膻味。至于西域那边,倒是有着比较高的处理手段,但是那个效率却很低。来自西域的羊毛地毯价钱一直居高不下,就因为他们想要制作出一张合格的羊毛地毯,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而如今大唐这边,却已经搞出了相对成熟的羊毛处理工艺。比如说,赵浩制作出来的肥皂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将羊毛简单漂洗过之后,将其浸泡在肥皂液里,那么可以有效去除羊毛上的油脂。洗干净之后再将这些羊毛梳理一番,变成毛球差不多就能送去纺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