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是固伦荣宪公主在草原上过得不错,但是不管是荣太妃还是诚亲王,对于她都是颇为惦记的,蒙古那里比得上京城,那边虽说是漠南,相对富庶一些,但论起物质条件,肯定是京城更强。而且,荣太妃如今年纪也不小了,荣宪公主若是不能趁着这次机会回京省亲,说不定等有机会回来的时候,都见不到亲生额娘的最后一面。
虽说这个旨意对于宗室来说,算是小恩小惠,但是即便是被圈禁起来的大阿哥,对四爷也难免生出了感激之心,他两个女儿抚蒙,长女早逝,三女嫁出去这么多年也没消息,如今总算有机会回来,大阿哥想到这里,恨不得去圆明园给四爷磕一个。
如今的宗室早就不是从前敢跟皇太极多尔衮亮刀子的宗室了,他们这些年早就被先帝搞得心态跟之前大不相同,如今能老老实实地继续安享富贵,对于他们来说已经算是运气不错了,先帝一直追求一个仁厚的名头,但是该下狠手的时候,从来没手软过。从圈禁鳌拜开始,到平定三藩,再到三征噶尔丹,总之,这期间,一大堆的宗室获罪甚至是躺枪,等到掺和到夺嫡之争之后,就更倒霉了。大家都觉得胤礽跟先帝太像,毕竟是先帝一手培养出来的,回头对宗室肯定也各种打压,所以他们几乎是一股脑儿支持起了允禩,然后等到康熙清算的时候,朝中的大臣倒是还好,他们这些本来就没什么实权的宗室算是倒了血霉,光是被削爵的就超过了两掌之数。康熙给扇了一巴掌狠的,四爷如今都没给甜枣,给的就是颗糖豆,顿时许多宗室居然都感恩戴德起来了。
四爷如今也意识到,不管是对臣子还是对宗室,甚至是对百姓也是一样,鞭策不能少,但是隔三差五给点小甜头,也就足够让他们知道皇恩浩荡了这般一想,想到自己当年因为康熙的几句好话,几个笑脸而兴奋得几夜睡不好,都觉得有些丢脸起来。原来作为臣子皇子,和作为皇帝主子,根本就是两个概念,他算是彻底尝到皇权的甜美了。
但是相应的,四爷也意识到了其中的危险,别的不说,原来自己的几个儿子就是寻常皇孙,甚至在皇孙里头根本不起眼,如今一下子变成了皇子阿哥,难免有人簇拥到了他们身边,当年废太子难道是一开始就跟先帝离心离德的吗还不是因为下头人的挑唆,废太子已经不仅仅是太子,而是代表了许多人的利益,必然要与皇权产生冲突,所以,在许多人开始筹谋着让四爷立太子的时候,四爷直接将这事给否决了。他就在朝堂上表示,因着先帝年间夺嫡的教训,所以,他不打算下明旨立太子,他会将立太子的诏书藏在大殿之中,等到自己百年之后,群臣自可取出诏书,令新君登基。这顿时就让一群人抓瞎起来,麻蛋,这是什么骚操作,你把诏书先写好了收起来,到时候变不变都看你怎么想的,这让我们这些做臣子,做奴才的该怎么站队呢
朝会之后,十三被留了下来,见四爷一副喜滋滋的模样,十三只觉有些头大,这秘密立储听起来的确不错,但是,这里面也还有许多问题。比如说,若是有人知道诏书藏在哪里,然后想办法篡改怎么办,毕竟,皇上你又不能三天两头地将诏书拿下来确认到底是不是原本。万一你一个没注意,就被人将诏书给改了,等到你驾崩了,回头继位的新君是个不靠谱的,那不是拿大清的将来开玩笑吗
四爷当然考虑过这个问题,所以,他准备先放上一个空白的诏书,等到他心里有了主意,自然会确定下来,并且会将诏书藏在密匣里头,将钥匙分别交给宗室、内阁等重臣保管,除非这几个沆瀣一气,否则的话,谁能改得了诏书
见四爷一副信心满满的模样,十三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四爷只要下定了决心,那你肯定是阻止不了他的,因此,十三只得将这事暂时放下,跟四爷说起了摊丁入亩和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的事情。纳粮还好说,总不能叫这些官绅跟平头百姓一样去服劳役吧,当然,他们也可以掏钱,缴纳了足够的钱财之后,朝廷拿着这个钱,雇佣百姓服役,至于那些没太多钱,又不想服役的,别以为没这种人,本朝扩大的科举的规模,比起前明的时候,别的不说,童生、秀才的数量绝对是膨胀了许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