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有的是黎觉予唱过歌剧的那种音乐咖啡馆,有的是用来行罗曼蒂克之事的咖啡馆,有的是用来写作,有的用来探讨商务事宜
双叟就是那样的存在,安静整洁,所有座位朝向街外,无声无息地吸引大批作者前来,点上一杯餐前酒,打开笔记本书写。
等黎觉予和毕奇抵达双叟时,最先看到是角落闲适坐着的西服绅士们,如同亲密同伴般低声交谈着“对新作有什么想法”,“进度如何”,“这篇文章是写这座城市,还是写叙述者日常生活的”等等。
毕奇小姐的出现,打断绅士们的聊天,“这是我新网罗来的作者。”
“这是稿子。”
黎觉予刚刚交予毕奇的稿子,一转眼就被分发下去,让她莫名有些紧张。
毕奇像是怕她觉得当下不够刺激一样,低声解释说“这些人都是些小型文学的资助者,或许比起我,你更需要他们。”
文学资助者,大概可以理解为出版商就是了。
只要对方一声令下,黎觉予这本巴黎梦立刻就会被安排排版、印刷、出版这如何让作者本人不紧张
“异乡客的巴黎奋斗史还是女作者”圆桌中央抽着雪茄的男人,饶有趣味地念出声来“她拧着眉头,集中精力地直视满是尘埃的剧院舞台不敢相信她居然站上来了,居然真的从音乐咖啡馆那个鬼地方,一步登天了”
救有种自己的日记被念出来的感觉是怎么回事
黎觉予头皮都麻了,只是害怕影响对方思考的节奏,才没有出声打断罢了。
其中一个绅士看完剧情,又深深抽了一口雪茄,让人搞不懂这究竟是满意还是不满意。
过好一会,可能是确认同伴们都看完了,他才开口说话“这篇文章,不适合杂志连载。”
说不失望,那是假的。
虽然这些作品都是金手指生成的,但内里女主的所作所有,全是黎觉予本人的主观意愿,否认作品的价值不亚于否认作者本人。
她遗憾地转头看向毕奇,想对她表示打扰的歉意,却没想到对方的表情依旧笑意吟吟,似乎一切还有转机
“约翰,你可别用你欺负普通女孩那招,去逗弄一位作者噢。”
“哈哈哈哈居然被你发现了。”
餐桌上主导决定的男人叫做约翰,应该也是小众文学杂志的主要资助者吧,意大利人。
被毕奇戳破恶趣味后,他装模做样的严肃表情,宛如泄气气球一样快速消退,转而露出善意微笑“因为她是传体格式的小说,战后已经很少见到这种体裁了,不适合杂志刊登。”
“不过你也找到,我们小众文学资助之所以存在,就是为帮助作者创造各种体裁的文学,虽然不能连载,却是可以直接出版的。”
“只不过数目不会很多”
约翰先生还没说完,黎觉予便双目放光地立刻抢答了“我愿意”
“冷静点,小女孩”
黎觉予坐在街边咖啡座旁,浑身暖和得像坐在火炉里一样。
不过,光是出版商愿意接纳稿子还不行。毕奇体贴又经验十足地解释“在巴黎,教人接受一份稿子,是十分容易的事情,最难的是等待。等稿子审核、等稿子出版印刷,再等成书送到当地有时候,一等就是一辈子。”
似乎很夸张,却又是事实。
很多文人的精力,都耗在等待出版商回复上,从而一蹶不振。但对于事业众多的黎觉予来说,等待不是难事,而且她还有个优点,就是没有文人不为金钱折腰的骨气。
“我能看得出来,约翰先生不是对年轻思想视而不见的人,他能看到我们心中满溢而出的期待和希望,将稿子交予给他,绝对没有错。”
毕奇“”约翰“哈哈哈哈哈我对你这人很满意,坐下喝一杯要来根雪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