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缓缓收回目光,开始寻找摆着碎瓷片的摊位。
s市并不是名窑所在地,不像瓷都景德镇那样从明代开始就独占鳌头,到了清朝更是成为了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以古玩市场上卖碎瓷片的摊位没有几个。
与遍地都是仿制品的瓷器不同,大多数瓷器碎片反而是真的。
很简单的道理,在当今市场上,完整的瓷器价格远远大于碎瓷片的价格,既然已经仿造出了完整的瓷器,那直接卖掉即可,没必要将它打碎再卖掉,得不偿失。
收藏界里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瓷器有毛,不值分毫",说的是瓷器上的瑕疵对其价值的影响。
华国传统收藏观念里非常注重器物的完整美,如有破损,会使观赏价值和交易价格大打折扣。
当然,如果是名窑的绝品、孤品的话,那就另当别论了。
云舟来到一个卖碎瓷片的摊位前。
这些瓷片大多是从外地的建筑工地或者拆迁的院落里翻出来的,上面还带着土,分散着摆成了两堆。
在古代,瓷器的成品率很低,尤其是官窑。
明代的成品率只有1020,清代的成品率要高一些,清乾隆时期的成品率在30左右。
至于没有被选中的瓷器则全部打碎、就地掩埋,也就是说有70以上的瓷器都在碎瓷片中。
比如在紫禁城西南角,考古工作者便发掘了一处碎瓷埋藏坑,足有2万多片碎瓷片,是宫内瓷器集中掩埋地点。因为宫里的瓷器不能有瑕疵,一旦发生磕损需要集中掩埋,绝不能流散宫外。
据说在景德镇御窑遗址,同样发现了数量较为庞大的碎瓷片,还有不少釉上彩半成品,并发掘出土了部分釉上彩颜料、配制釉上彩的原料等等,而其他名窑必然也是一样。
云舟简单看了一下,两堆碎瓷片中一边比较零散,基本都是小块的且属于瓶身,而另一边能明显看到几个带底款的,如大明宣德年制、大清雍正年制这种,但都是不完整的。
摊贩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没等他询问就指着两堆碎瓷片说道“这堆碎瓷片二十一片,这堆三十一片。嘿嘿,您多挑一挑,没准儿能凑出一件完整的瓷器呢。”
虽然这样说,可谁都知道这种可能性极小。
这些瓷片都是混在一起的,只是按照颜色简单进行了分类,里面包含着不同器型、不同年代、不同纹饰的碎瓷片,需要极强的眼力和见识才能将它们分辨出来。
这就像将十几个拼图碎片全都打乱了,让你拼出一个完整的拼图来,简直无从下手。
最重要的是,这些碎片很多都是残缺不全的,很可能找来找去只能拼出一半或三分之一件瓷器。
云舟在三十块一片的那堆瓷片里扫了一眼,他想找的只有一种类型明永乐宣德时期的青花瓷器,而且偏向于瓷碗、压手杯或者高足杯这样小器型的物件。
这是他昨晚反复思考之后的定下的方向。
首先是因为永乐时期郑和下西洋之后,从伊斯兰地区带回一种叫“苏麻离青也称苏泥勃青”的钴料,这种钴料烧制过程中会使得青花呈现出蓝宝石般的鲜艳光泽、容易晕染并出现黑色斑点,也被称为铁锈斑。
这是永宣时期青花瓷器的一大特色,相对容易辨认;而在明成化之后,苏麻离青这种钴料就用得差不多了,改为了其他青料。
其次是因为压手杯之类的物件器型较小,通过碗沿和杯沿的沿口更容易找到对应的碎瓷片。
如果是大梅瓶、大天球瓶这种器型,碎片多且难以拼凑,以他目前的能力,估计眼睛看花了都找不出来。
云舟在一堆瓷片中慢慢翻找着,有意识的寻找青花瓷器碎片。找到后挑出青花中带有明显铁锈斑的,然后再区分带有口沿、底款或者纹饰较为类似的瓷片,其他的一概不看。
就这样找了大约二十分钟,最终他只在这个摊位上找到了四片符合特征的瓷片两片属于残缺的底部、两片是口沿附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