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坐船南下一开始是挺舒服的,可日子久了,便觉得枯燥起来,外面的景色几乎没有什么差别,马车还能停下来做个饭什么的,这船就不一样了,除非到了港口,否则就只能一直在船上耗着。
庞昱感叹,幸好不是在海船上,不然下船的时候,大概人就是飘着了。
上辈子交通便利,偶尔还会晕车晕船呢,更别说是这古代,也就是赵珏自己的船,才能这么稳。
说赵珏会花钱,那是一点没错,因为襄阳城水利比较发达,赵珏一点都不浪费,建了一个造船厂,主要打造的是全新的,速度更快,出行更稳当的船。
庞昱有概念和一些模糊的图纸,然后襄阳城中的顶尖工匠们就开始开动脑筋,历时四年之久,打造处几艘全新的船只来。
这不,他们南下就用上了,其实庞昱还让人研究蒸汽机,目前还在稳定的研发阶段,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成果出现。
或者还能用在海船上,毕竟他们主要的目的就是打造海船,这次还有意要搜罗建造海船的工匠。
比起以前的船只需要牵挽,现在则不需要,当初赵珏与那疆域做生意,利用水运运输货物,发现一些问题,主要是成本损耗,船只损毁的快,自然就有损失了。
经过研究,便有了对运河进行整治,增大了运输能力。
为了赚钱官家也是可以的,毕竟谁也不会跟钱过不去,有钱了,才能充盈国库,想想他家弟弟一年交的税,足够养活小半大宋百姓了。
这还只是赵珏刚开始做生意的几年,以后呢
他的生意范围这还是偏北方,江南那边还没有过多的涉足。
赵珏若是南下开始做生意,怕是江南的商人都要头疼了,说赵珏于民多利吧,他又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开办的学校都是全部免费的,这绝对是在亏钱的,但是为朝廷培养人才,又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说来赵珏这办学校,官家也有资金,朝廷一直努力推广,理想是让大宋的百姓都能读文识字。
反正在襄阳城有开蒙的小学五年,中学六年,小学毕业后上中学,然后按照不同的天赋,分到不同的班级,有参加科举考试的,也有朝着其他目标继续就读的。
毕竟学院这么多,也不是只有科举一条路,这给百姓们多了一种选择,更多的人愿意送自家的孩子去读书,无论有没有天赋,识字总是好的,又不用花钱,万一读书读的好,还能往家里拿钱。
每年寒假期间,只要是读书前十名的,都可以分走十斤猪肉没人,别看猪肉不贵,可谁也不舍得一次割这么多肉。
暑假就更过分了,分到是十斤的猪崽,可以带回去养起来。
汴京城这边刚建设完毕,学校也才建完,毕竟那汴京城的百姓可要比襄阳城多多了,难度也更大,许多人家不愿意让女娃读书,官家无奈,用上了赵珏的招数,你要不给女娃上学,那男娃你也被上了。
威胁到男娃的读书机会,那些人家立刻就会妥协。
甚至给女娃读书的门槛,拉低到了十三岁,只要是十三岁以内的,都可以读书。
许多人都想不明白,为什么这学校要这么做,可谓了自家男娃他们只能忍下来,将女娃也送进了学校。
可以说学校的待遇很好,里面的先生男的女的都有,全部都叫先生,不分男女。
一学期发两套衣服,只要穿着,都知道是汴京小学或者中学的学生,读书好的,跟襄阳城一样,都会发奖励。
并且是住校的,一个学期结束,才可以回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