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娘不以为然“二奶奶糊涂,若老太爷真不喜欢,能给老太太那么大的体面,能让二奶奶九岁上还催促您裹脚”她说到这里,还是下意识往门外瞟一眼,见没人才压低声音说“二小姐这双脚天生就是好苗子,奴婢有次听见老太太跟老太爷说,等二小姐三岁,就给她裹呢”
她停顿片刻,脸上满是羡慕,竟还去摸摸赵二丫的一双小鞋子“奴婢的娘死得早,若是她活着,怎么也不可能让奴婢长了这么一副天足,唉”
易申“”
她有点后悔把奶娘留在屋里了。早知道她嘴这么碎,她就让她抱着孩子出去了
不过
易申往脚趾缝里撒上明矾,又用新的布把脚按照原样缠好赵二丫马上就两岁了。
距离三岁只有一年多点。
在这之前,她要怎么样从赵老太爷手里把生意接下来呢
没错,易申打从一开始,视线就没往赵家后院这点地方上落。
这是乱世,外面七八国的洋人在华国的地盘上打出狗脑子,完了还要骂华国人的地盘打起来不舒服。
她就算能把赵家内宅从老太太手里抢过来又怎么样
现在东三省都在东瀛人手里了,打到海城也不过是短短几年以后的事情。
难道她到时候能拿着从赵老太太手里夺回来的玉器古董,去向东瀛人献宝保命
打死她也做不出来
那就必须掌握赵家的生意,然后扩大影响力,看能不能和苏维埃共和国那边说上话。
即使她不能改变历史,至少她可以让先辈们在探索的路上过得好一些。
赵家是做纺织业的,在海城下面的一个县里有上千亩的棉花地;在前朝的时候,赵家有座很大的手工作坊,将纺纱机租给下面的织户,然后把棉纱收上来纺织成土棉布。
但后来洋纱洋布进来,赵家的生意一度难做起来。
不过大概十多年前,津城那边几个国人建了爱华纺纱厂,花大价钱买了洋人的纱锭用来纺棉纱。
赵家在津城有朋友,当时走了不少关系,也进了洋人的机器,建起了现在的赵氏纺织厂;现在赵氏纺织厂有一千多工人,每年产出一万多匹棉布。
在易申看来,赵家的产业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比如那一千亩的棉花地,每年就能产不到二百担棉花,也就是不到两万斤。赵氏每年还得从别处购买不少棉花。
在科学养棉之后,棉花的亩产有多少呢易申记得低产棉亩产都在四百斤上下。当然这个年代的棉种没有后世的好,但是一亩地产不到二十斤棉花什么的
易申觉得她有信心让这产量提高一点点。
再就是赵氏的产品了,基本只有两样,白棉纱和白棉布。
因为这年头的人工合成染料很少,还大部分是进口的。
几年前东岛建过一座染料厂,但染料种类少,产量也低。反正据赵老太爷算的账,说是进染料回来染,又麻烦又赚不到太多钱,所以一直没去搞。
但易申很怀疑他是根本搞不到染料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