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江龙终究压不过地头蛇。
李美放宽心态,每天的行程,如同往常一样安排。
自家农场的春耕工作,交给家里负责中植的雇工,往年怎么干的还怎么干。
从雇工的妻子和半大孩子里,挑了一部分能干老实的出来,一半分去经营旅店,一半放在周黍家的大棚地里。
她则上午去大棚地忙,下午和晚上做自家旅店的事。
大多数工作应付得还算凑合,但在大棚地的时候,不可避免地跟关系户樊静打起交道来。
这樊静学的是财管出身,被徐楠安排在财务室,负责各中食品材料成本的管控。
食品厂目前的产品比较少,刚进希望区的超商,主要到处宣传,走货量不大,所以涉及到的材料品类就少。
基本的油盐酱醋,市场上价格比较透明,无需过多关注。
最大头的,还是周黍棚里产的蘑菇,土豆,或者红薯。
那樊静就借这由头,每天进货的时候来点数。
第一天来,他就问“周小姐这边怎么没有财务室”
周黍家的前楼很宽敞,前庭院可以停很多大车,就做了临时的货物中心,每天来取货的大货车都在这里集中上下车。
所以发货,登记,收钱,都在前楼的外廊进行。
绿花花的票子,一叠叠地从李美和郑之行的手中过,直接放在保险柜里。
确实没财务室,记账也是最简单的流水账。
李美当时不知道他的脾性,特别解释“我们只是暂时代收,等黍姐招到合适的会计,这些事都要交出去的。”
樊静就笑了,眼睛弯成月亮。
第二天来,正好是老严一个月一次的工程款支付。
李美和郑之行检查了老严手里拿的条子,确实是周黍潦草的签名,写了应付多多少钱。
就开了保险柜,直接将前几天收的货款给了出去。
樊静更好奇了“你们直接这样付款吗”
当时三个人都盯着他看,他从容道“这是不同业务的应收应支,怎么能放在一起呢到时候怎么做成本核算怎么连也没有”
又道“还有,你们没分内外账吗”
第三天,是每个月核算成本和利润的日子,崔烬那边的吴畅来提每个月百分之二十的利润入公建的账目。
樊静又那么巧地在,好奇地站在旁边看了个全场。
李美从上百个条目的流水账上加加减减,然后算出一个数字后,直接百分之二十就给了出去。
樊静的整个眉头都扭曲了,不可思议道“就这么把钱都给出去了吗这利润是怎么算的”
李美和郑之行道“收入减成本,不就是利润吗”
樊静扭头问吴畅“你也是这样认为的”
吴畅望天道“这个,崔烬说也不用算得那么细,周老板说怎么给,咱们就怎么收。”
反正都是用在镇上,大家得利
樊静抚额,沉痛道“分了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吗成本含了设备和建筑折旧吗还有人员成本,宿舍和大棚日常营运”
最后道“周老板在食品厂的股份,也没人管的吧”
确实没人管,因为家里没人了。
周黍在源源不断招工,但多半是管大棚和土地的,真正算得上管理人员的,也就四五号人。
专业技术人才,极其匮乏。
李美有心把所有事都抓起来,但她只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女,也没有进行过专业的教育和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