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安哈哈大笑,无情揭穿他“你这不是肿,是胖”
翌日一早,李雍又要上朝。用过早膳,李承宗便带着四个孩子浩浩荡荡地往书斋去了。
如今在李家授课的夫子名吴沛,表字仲霖,是李雍的学生。他精于经学,本该在兴平年间就应举入仕。然而,因为李玄绮在深宫中失踪一事,吴沛认定兴平帝并非明君。他性情耿直,认为读书人应该如论语中所说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是以,便拒绝应举,准备归乡务农。是李雍赏识他的才学,好说歹说才将他挽留了下来。吴沛出身寒门,在京城无以谋生,李雍见他死活不肯入仕,便将两个孙子的启蒙教给了他。
以吴沛的才学给孩子启蒙,就好比是土豪爷爷给才念小学的宝贝金孙请了个清华教授当家教。如今再带一个小学生和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对吴沛而言实在谈不上什么压力。
李长安与狸奴二人在李承宗的指点下行了拜师礼,面对狸奴这个还没有课桌高的小豆丁,吴仲霖只是微微一笑,指点他去第一排坐了。接着,他又接过了李长安精心准备的大字观看。
“时人习字,多爱摹钟王,你这行书学的是王羲之笔势有几分意思,不过劲道太猛,少了点谦冲平和。你年纪还小,儒家所说中庸之道还不是很懂,还得慢慢练。”话虽如此,吴沛的嘴边却是带着笑,显然对李长安的字还是满意的。可当他又翻到后面的楷书,却不觉微微皱眉。“钟氏楷书流畅雅秀,法度严谨。你的楷书却大为不同,这筋骨和气势太满、太正,又太肥。”
李长安闻言,不禁扬眉一笑,心道这夫子倒也懂行。
“学生习惯用中楷,且惯用中锋笔法。”
在后世地球位面,习钟繇的字帖一般用的是小楷,习颜真卿的字帖则用中楷。毛笔都比人家大了一号,写出来的字可不就也大了一圈么
吴沛摹着李长安的字在半空中划了几笔,抬头问道“你的字,师承何人”
“乡间一位颜姓老翁,他见学生力气大适合学他的字,便教了学生两年。”李长安不假思索地回道。
“才两年”
“是。两年后,颜翁病重而逝。”
吴沛摸着胡须满心遗憾地叹了口气,忽而又失笑。“你的楷书元气淋漓,难怪你的行书也这般咄咄逼人了。虽有飘逸之意,却笔锋如刀啊”
这一点,李长安也很遗憾。书圣王羲之逼格的确是高,一手行书飘逸如神。但他偏偏只能写好颜体,一笔一划刀刻斧凿,改也改不过来。又为之奈何
“不过,你的楷书别有意趣。为师之见不如专攻楷书,假以时日,或可自成一家。”吴沛看着李长安诚挚建议。
“谢恩师指点。”李长安躬身行礼,不置可否。
李长安看王羲之的字,就好比一个靠努力成功的李安见到了一个靠天赋轻松吊打全场的王家卫。那种羡慕之情,哈喇子都快流出来了。
为什么他就能那么轻松,还能那么出神入化人家那才是艺术,我就个是苦力可即便如此,我还是想再向着偶像的方向努力一把。
吴沛摸着胡须,又问“书读过多少”
这一问,李长安却拘谨了,沉默了一会才小心翼翼地答“字已认全,论语只通读过,不曾背诵。”
吴沛诧异地看看李长安,又扭头看看李承宗,叹着气道“入座罢。”
李长安刚一入座,坐他旁边的李探微就已得意地举着书卷道“大哥和我书都学了大半了”
李长安一面将一份书笺塞过去,一面满不在乎地说“那你可要罩着我啊”
李探微满脸傲娇地轻轻一哼,顺手接过了书笺。“这是什么”
“清单,顺叔需要用到的东西和人。”李长安顺口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