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似飞虽然说是为了八月的院试在准备算科,但他显然此前就对此有过研究。乔影坐在他对面,看着他一道不落的解算学题,速度很快,答卷工整
要知道,算学题的解题步骤非常重要,一般都是要先在草纸上计算出结果,确认无误后,再斟酌着语言,用合适的文字将其在答卷上表述清楚。
何似飞现在显然省去了草纸上计算这个过程,好像每一道题读完后,他就已经想出了答案一般。
乔影是真的不擅长算学题,他觉得那算学题题目的表达往往似是而非也非他喜欢联想,他就是觉得那算学题的题目有时可以理解为两个意思。
就比如他现在看似飞贤弟正在解答的这道题,前后相去千步,令后表与前表参相直取望岛峯,与表末参合,那参相直参和,总得先在脑子里过一遍数据吧。
可似飞贤弟就是能在缓读完题目后,写出答案岛高四里五十五步,去表一百二里「1」
乔影第一回开始怀疑起自己的智商来。
何似飞学习时,总是专注的超出常人意料,尤其现在解算学题,很可能一个走神就乱了思路,得重新读题审题了。故此,他没有注意到乔影看自己那崇拜又震撼的目光。
乔影不擅长算学,却也知道算学于工部的造船、造兵器,户部的印钞、广盈库,兵部的人数统计等息息相关。
不然算科也不会成为科举取士的必考科目。
可乔影觉得,大部分书生的算学应该都不算太好。他自幼也是拜了不少名师,有些师父提起算科就很头疼,甚至还在私底下给他说“好在我当年科举时算科题目不算难,多背背题就能算出来,不然我恐怕到现在还是小举人。”
乔影甚至记得自己年幼时,有一年书生们因为算科太难,导致那年不少热门考中人选名落孙山,书生们甚至长跪于午门前,希望下一场会试能降低算科难度。
书生们考中科举后,大部分都是要做言官的,故此,皇帝也喜欢这种大胆敢于谏言的,因此对于他们的请命还算重视,下一次会试果然降低了算科难度。
可自那之后,孝宗驾崩,文宗也就是前些日子才驾崩的那位,比较崇尚算学,他在位期间,算科难度可以说是大厉朝建国以来的史诗级别难度。幸而文宗也就在位了不到十年,只指导了三次殿试。
乔影以前一直跟其他文人都是一样的想法算科不甚重要,考那么难做甚这不是为难人么。真正的科举考生,能把字写漂亮,文章写好,论述经典,诗文精彩,就是极为不易的了。大家考中科举都是为了当官。除去六部那几个特定职位外,其他地方根本不需要算学。其他的官无非分为京官和地方官。当京官,侍奉在御前,每每都是动嘴皮子的事情,完全用不上算学;即便当不了京官,当一个地方官,完全不需要自己亲力亲为的测量海岛高度,其他计算方面都有账房和师爷,再不济找民间有能耐的百姓,总能测量出来的。
可现在看着何似飞能把算学题做得这么好,乔影的心一下就偏了要是文宗还在世就好了,凭着似飞贤弟这一手解答算学题的水准,说、说不定日后能想一想那状元之位
何似飞完全不知道乔影的想法。
他会做算术题,这个完全是穿越带来的好处。上辈子他虽然出生于末世,并未经历过九年制义务教育光辉的普照,但他母亲经历过,且受教育程度不低,会用她仅存的教材给何似飞启蒙。
现在他所看的这本海岛算经的前半部分,大约就跟上辈子初高中题目难度一般。只要读懂了题干后,解答起来自然快。
更别说这些算学题,老师还曾经挑了一部分给他当例题讲。
现在他做题,基本上是等于二刷,要是读完题目还得依靠草纸计算,那资质可能就算愚钝了。
至于后半部分,老师还没来得及给他讲完,就催促他赶紧来行山府府城。
不过老师也给了他定心丸,告诉他有不会的题目都很正常,且院试不会考得那么难,只要把海岛的前半本和九章的前两章算清楚,考过院试是没问题的。
余明函当时在心里说的是“考个案首是没问题的。”
这几日乔影都在同何似飞一道刷算学题,何似飞暂时也没有拔苗助长的心思,去算那些难度加深的算学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