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麦给他泡了茶,先说了自己从张忠雪教谕那儿了解到的情况“当年名满绥州的余明函先生告老还乡,回来收徒。因为我这人不善读书,再加上余老出名那会儿我还没出生,对他知之甚少,所以就多打听了一些关于余老生平的消息。当然,何小公子可能会觉得这比较多余,毕竟你家长辈此前应该都会对其有了解,我先在这里说说我打听到的消息,就当是抛砖引玉了。余老身上比较出名的地方有,三元及第;位极人臣又屡遭贬谪;花费三十年编写史书巨著,陛下钦点其为后世所有帝王必看之书;后起复为太子太傅”
说到这里,赵麦吞了口唾沫,目光有些难以置信“乖乖,这些无论哪一个单拎出来,都是足够青史留名的啊,更别提这些汇集在了一个人身上。不瞒你说,要不是告诉我这些的人是张夫子,我一定当这人在吹牛,草稿都不打的那种吹牛。”
上辈子曾被先生压着读了不少史书的何似飞觉得,如果赵麦掌柜所说句句属实的话,那么余明函先生一定是后世学生学习的典范。
但他的关注点不在此,何似飞的目标毕竟是拜师,他比较好奇的是既然余明函老先生起复为太子太傅,那么他怎么突然又要告老还乡
这不合逻辑。
毕竟,太子、乃至京城无数蒙童的天赋,肯定不会比木沧县的孩童差,甚至天赋会比木沧县的孩童好上不少。
这倒不是何似飞地域歧视,主要是个人的聪慧程度一般与父母遗传、身体营养情况、周围生长环境密不可分。京城作为朝廷的政治中心,可以说是能人异士云集,他们所精心培养的后代一般情况下是会比普通人放养长大的孩子更聪明一些。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余明函先生放弃京城的身份地位、荣华富贵,来到木沧县这个偏僻又落后的小县城
兴许是猜到何似飞在疑惑什么,赵麦弓起脊背,小声说“何小公子,接下来的这些话,张叔让我不要外传,毕竟都是朝廷上的事情。我悄悄告诉于你”
何似飞听完后,面上的表情从疑惑转为错愕,最后定格为震惊。
赵麦对何似飞表露出来的情绪感同身受,话匣子一下打开“小公子你也很纳闷对吧,我简直就想不通,余老哪儿来那么大的脾气,跟陛下杠上啊这这简直就是把泼天富贵给挡在门外了啊。而且啊,张叔还说,余老这回在木沧县收徒弟,一方面是想找一位合眼缘的弟子来传承衣钵,另一方面,他让陛下在文武百官面前丢了面子,陛下念在昔日情分上,并未责罚他,但他的弟子以后想要入仕,那也是很难了。所以啊,京城那些达官贵人也不敢让自己孩子拜余老为师,余老这才选择回乡,收一位没有背景的弟子。”
何似飞微微点头,听得认真。
赵麦又说“要我说,读书人念书不就是为了暮登天子堂么不能当官的话,谁还花那么大功夫念一辈子书所以啊,余老也只能在咱们这个小地方收徒了。小公子,你家长辈有做东阳木雕这手艺,一定不是寻常人,你日后要是能学到这些,千万别想着去拜余老为师了对了,我跟你说,刚才那位贵客,京城来的,把你家长辈雕刻的十二生肖木雕全买走了,一下就能赚几十两银子。你要有这手艺,卖他个一二百两不是问题。这可不比那些读书人活得轻松自在”
何似飞笑了笑“掌柜的好意似飞心领,但小子听了余老的事迹后,对他万分敬仰,若能拜余老为师,便是似飞之幸。”
何似飞此前一直担心这位来县学收徒的大人物是因为在皇子夺嫡等宫廷斗争中,拥趸了其他皇子,导致失了帝心,才被迫告老还乡,收徒当个消遣。
虽说这样也并不违背朝廷律法,但何似飞只想安安生生拜师,完全不想背上某皇子党的旗号。
方才听了赵掌柜的描述,虽说余老也算失去帝心,但他的政治立场一直非常明确保皇派。这样,何似飞暂时便只需要考虑专攻学业,而非担心某皇子突然造反,然后连带着其下党羽被抄家流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