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饭后,荀柔接收到隔壁投来的满意目光,终于绿灯验证通过。
在大人们闲聊之际,陈群终于改变先前屏蔽状态,煞有介事地同他寒暄,严肃问候家中亲友,并问及念书的进度。发现荀柔念书进度,居然快过他后,小朋友的态度,又柔和了点,把自己读书时的困惑处,拿出来讨论。
荀柔路从无语、到紧张、到无奈、再到忍笑,实在没想到未来三朝大佬,小时候居然是这样的画风。
就像干大事的人呢。
哈哈哈
离开陈家,他们前往长社钟家,钟家是二伯母的娘家,自然也和他家十分亲近。
有“楷书鼻祖”之称的钟繇钟元常如今还是个文艺青年,和他大侄子荀攸关系好,所以知道他这很正常。
但,居然还知道他小名叫阿善,这就不正常了。
大侄子怎么跟人聊他的
不是当面都叫小叔父的吗
荀柔抬头看看年纪老大,已经成年,友好递糕给他的钟繇,犹豫着要不要跳起来踢他膝盖。
在很早以前,他曾经有个愿望,有朝日见到钟繇,不管三七二十,先打他顿再说。
历史记载,钟繇是大侄子辈子最好的朋友,身家相托的那种,结果说好要记述荀公达画策十二呢
十六年呐,整整十六年,他都有功夫生出个钟会来,却没时间写文章,让他大侄子荀攸的奇谋画策就此失传。
当时他就决定,这种鸽子,该炖来吃掉
但他实在错估了形势,荀攸比他大十二岁,钟繇比荀攸还大六岁,他还是小朋友,钟繇居然已经那么大只了
和陈家样,钟家也拒绝投入袁家阵营,钟繇的叔父钟瑜,甚至委婉表示,何伯求先生天下名士,何必屈身袁氏之下,失足权门,不免可惜。
带着何伯求先生两战两败,亲爹大概也觉得不好意思,拿出了杀手锏,不是,是选择了下个,绝对不会坑的目的地阳翟。
阳翟,是东汉颍川治所,相当于如今省会,是颍川著姓聚居之地。有颍川郭氏、杜氏,胡氏、辛氏、赵氏。
颍川郭氏和杜氏,都开有名声在外的私学,广收门徒,学生多时,甚至达到几千人。
可以说,在阳翟天上随便掉下个砖头,砸到的十有八九不是名门,就是名门的学生
尤其是在洛阳太学日益没落的如今,颍川名士群聚,私学林立,不止教授经义,也教授律令等经世致用的学问,更使人趋之若鹜。
这些学生不止有颍川本地人,还有自豫州其他郡、荆州、司隶三辅、青州、冀州等地慕名远来,多也是名门子弟,姓氏响当当。
总之,相信到了阳翟,何伯求先生怎么都不会无功而返。
作者有话要说陈寔被冤枉这件事,前后还挺微妙的。他太学毕业回家后,当初推荐他入学的县令招他为吏,他拒绝了,之后就出了被县吏诬陷的事,他在狱中受刑,也没提这位县令,然后事完之后,宽大为怀是对杨吏,好像仍然和县令没关系,就很有意思。
另,本来想写严肃点的,但不知怎么,荀家父子俩就自愿成为气氛担当了。
。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bb”,灌溉营养液102021040122:13:20
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