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说明他还是下不了决心,但另一方面,他也没有就此严厉呵斥太子,说太子不该这样,说明他心里的倾向,已经偏向了废太子。
太子胤礽心里清楚,如果这次就这么不明不白过去,那他就真的陷入了泥潭,越挣扎反而陷得越深。
还不如一鼓作气,让自己脱离太子这个牢笼。
其实挣脱出来,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他三十多了,人说三十而立,到了这个年纪,早该成家立业,可他呢
一辈子被困在皇城,就连身边伺候的下人,都是皇上的眼线,想出出不去,想做什么都做不了。
还比不上大哥和弟弟们,好歹他们还能有机会出京,而在京城,他们是自由的。
现在他主动辞,尚且能得到一份优容,不会被限制自由。
要是哪天皇父下定了决心,亲自动手废掉他,那他只有被圈禁的命。
所以随后的半月,太子每隔几天,就上一道折子,折子内容辞藻不华丽,但言词间句句泣泪,说得康熙又伤感又心酸。
就在他上第三道折子的时候,朝中发生了两件大事。
第一,李光地参奏一位修明史的内阁学士,说他胡编乱造,不按事实编撰。
这事可大可小,往小了说,就是一位编史的官员,出了一点差错,改回来就好了。
可往大了说,这也是朝廷大事,因为前明是清朝打下来的,你这么乱写,是不是受到大清皇帝的授意,故意掩盖一些史事真相目的是什么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原因
这会显得朝廷卑劣,要是被江南那些学子们知道,是要闹起来的。
然而这位内阁学士也觉得自己很冤枉,他哪里胡编乱造了
这些都是有史料记载的,白纸黑字写在书上,又不是他故意瞎写。
“还请皇上明显,这一段,我是参考了史官钱文秉的记载小注,小注上写的清清楚楚,某年某月某日,明英宗确实说过这样的话,并解释了前因后果。”
说着,他还请康熙派人去翰林院拿那本小注。
李光地大怒,“亏你还是内阁学士,难道不知道修史以正史为主,必须按照最正统的记载来,哪里能用这些不着调的小注。”
小注是什么,就是史官在正史记录之后,觉得不够准确,然后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补充写完。
要说这样的内容,确实有六七成可信,毕竟是人家亲眼所见亲耳所听。
但加入了自己的理解之后,就难免偏颇。
史官的记录为何简洁明了,一般都是什么时间,皇帝干了什么,说了什么,其他一概没有
因为这才是最准备的,即便当时皇帝是说反话呢,但史官还就得这么记,谁管你的真实意思是什么
如果都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记,那不是乱了套了,因为谁都可以加入自己的理解,那还叫史记吗那还需要史官吗
史官只是见证者,老老实实记录就行。
那为什么在修史的时候,要参考史官的小注,记录等文本,是为了更好理解,但这类文本的可行度,又下降了一个档次。
李光地是正统的文人那一挂,认为史书就是史书,不该多加其他东西,和内阁学士争辩过后,就一状告到了康熙这里。
而内阁学士呢,则认为,正本和小注都是这位史官自己写的,并且这个小注能放在正本后一起编撰,就说明这小注的可信度上升到八成,那便于理解,摘取一段,做个补充,有何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