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计划之后,卫其轩就拿着荒山的地契回了京城。
他先是让人去衙门花钱把那地契分割成二十一份,其中一份最大,位于正中间,占据一千亩左右,其他二十份,每份五十亩。
那一千亩的地契将在几月后的圣寿节上,进献给皇帝,并同时放出可以用书换温泉地契的风声。
不过这一系列的安排,卫其轩都交给了族长去操作,而自己隐在幕后。
不是因为别的,仅仅是卫其轩的病好了,是要走科举之路的,不管是哪种形势的权臣,都离不开皇帝的信任,而名声太盛的臣子,皇帝不可能重用,反而会高高挂起。
而族长一家就不一样了,族长长子至今四十余岁,仍然在翰林院任职,未来外升的可能几近于无。
族长次子卫长冲的学问到是更加出色,中了二甲第一的传胪,可他是个散漫的性子,中了进士之后,就辞官回家了,至今还在江南一带游历。
卫其轩就是想用卫长冲的名头来筹办此时,既赚够了名声,也不会引起皇家的忌惮,毕竟一个闲云野鹤的读书人,有名声就有名声了,不值得什么。
岂不闻某些大儒,名声都传遍天下了,也不过是多收几个弟子的事。
大儒多一个少一个都不算什么,甚至多了更好,不是同一个大儒门下的弟子,天然就不能成为一系,皇帝还能搞个平衡啥的,总比都是同门来的强。
于卫家而言,家里出了一位大儒,又是因帮助所有学子读书而名传天下的,瞬间就能把卫家推进一流书香世家的门第,妥妥的登天梯。
最后就是卫其轩了,作为卫家的旁支,他和大儒只是同族,而不是本人或者他亲子侄,不会受到皇帝的忌惮,更甚者,为了显示皇家恩德,卫其轩中进士之后,还可能获得皇帝的大力提拔,让其作为卫家在朝堂的代言人。
也是给天下读书人瞧瞧,卫家大儒不慕名利,可他做的好事为国为民,皇家是不会忘记功臣的。
如此一来,卫其轩的为官之路,将会顺遂无比。
只要不是利益相关,就不会有人刻意为难,毕竟卫家名声这么好,你去为难风口浪尖上的卫家人,不是等着口诛笔伐嘛
所以这一场交易,卫家所有人都是赢家。
族长一支出了一位大儒,名传天下;卫其轩得了整个卫家的支持,从此可青云直上;而卫氏族人,也将获得名声的红利,但凡有点真才实学,都有可能获得之前得不到的成就。
所谓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
而现在,就是卫家的风口,能不能飞起来,就看他们自己的本事了。
为了计划能顺利完成,族长调动全族上下,倾尽全力去完成。一时间,卫氏上上下下,甚至远在临安的族人都忙碌起来。
而挑起事端的卫其轩,却溜回了留园,打着安静养病并准备科举的名号,把洛霜拐到了另一处庄子上。
未来一段时间,留园将人来人往,不利于养病。
族长赞同的点头,并大手一挥,把位于京郊大恩寺附近一处最好的庄子给了卫其轩。
这处是族长手里最好的庄子了,有良田三百多亩,而且靠近京城,土地肥沃,每年收益不下五千两。
这是族里补贴给卫其轩的,毕竟他付出了一个温泉山,得到的确是隐形的东西,而眼前看得到的利益,比如名声却成全了族长次子和族里其他人,再不补贴一些都说不过去。
而除了这处庄子,卫其轩还荣升为第六支的族老,有资格和族长以及其他支的族老坐在一起议事,这就是权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