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康熙第一次亲征,准备的非常充分,京城中但凡有些本事的将领都派上了用场,其中裕亲王福全、恭亲王常宁更是亲率左右路大军,而随行的三位皇子,胤褆和胤祺跟着福全,胤祉则是跟着常宁,都被康熙打发到战场上去了。
这是康熙给他们的机会,是磨砺也是锻炼。
这三个阿哥在康熙看来,都算不上在政事上能有所建树的,若是能有军功,也是一条出路。
但实际上这三个阿哥的情况也是不一样的。
胤褆和胤祺本就是爱武之人,能够随军出征正是合了他们的心意,自然是积极的很,肯吃苦也敢往前冲,连福全都对他们赞不绝口,特意给康熙写了折子夸赞。
但胤祉却是不一样的。
他本就喜文厌武,于骑射并不精通,一路行军差点要了半他条命了,还没走出多远,就不肯骑马了,非得要马车。
行军的途中,恨不能日夜赶路,又哪里去给胤祉找马车
常宁没办法,只能叫人腾出一辆原本用来装粮草的车,暂时先给胤祉用着,这才算是没耽误行军的速度。
康熙人在后军之中,几乎是同时接到了来自福全和常宁的折子,一个夸赞一个抱怨,过于鲜明的对比让康熙对于胤祉的怒气更甚,直接一道旨意发回去
令胤祉离开常宁率领的右路军,到博洛和屯见驾。
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康熙看重胤祉,让其在身边听命,然而实际上,这是康熙不想再给胤祉立军功的机会了
要知道康熙所在的这一支军队,只为殿后督战,是不会亲临战场的。
胤祉一到博洛和屯就被康熙打发去整理文书,虽然也算是个差事,但将来论功行赏的时候,可就要比身在前线的胤褆和胤祺差得远了。
前方大战一触即发,而在京城里的胤禛和胤祐也不得闲。
这次康熙是真心想要锻炼几个儿子的,所以带出去的都叫去前线,留在京城里的也叫真的去接触政务,虽然名义上依旧是太子监国,但实际上主事的是胤禛、胤祐还有一个被胤祐拉来当壮丁的胤禩。
在胤祐的刻意“培养”下,这位历史上一直跟胤禛作对的八爷,如今却与胤禛和胤祐极为亲近,在上书房的时候,就整日像是小尾巴一样跟着他们,让干什么干什么,又懂事又乖巧。
胤禛对于这个总是用崇拜的目光看着自己的弟弟也十分的用心,胤禩的一笔好字就是胤禛一点点盯着磨出来的。
胤禛做事认真仔细,但有的时候态度却过于强硬,即便是面对内阁的大学士们,也是分毫不让,而胤禩却随和可亲,善于从中协调,总能在胤禛和内阁意见相左的时候帮忙分析利弊,选出一个更好的处理方式来。
胤祐则是大局观更好,他总是能从复杂的事务中一针见血的指出其中的关窍,以点破面,做事果决,却不在意细节。
三兄弟各有所长,配合起来也算是默契,再加上有内阁从旁辅助,送到康熙面前的折子里的初批都是条理分明处置得当,叫因为胤祉憋了一肚子气的康熙大感欣慰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他的儿子们大部分都是极好的,有那么一两个不肖的,倒也不能算他这个当阿玛的失职吧
康熙出征之后,往日热闹的紫禁城也安静了许多,各宫娘娘们每日除了在自己宫里抄经,就是去宝华殿上香祈福,就连一向乐于争宠的几个答应庶妃之流,也都老实了下来
皇上都不在,每日打扮的花枝招展的给谁看
然而就在这看似平静的后宫中,却依旧有不为人知的暗潮涌动,当胤祐被成妃叫到景仁宫,听着跪在地上的宫女瑟瑟发抖的回话,只觉得异常的荒谬。
“你等会儿,”胤祐打断了那宫女语焉不详的话,转头看向成妃,“额娘,这宫女信得过吗”
成妃点了点头“当初袁庶妃进宫的时候,我心里觉得不踏实,怕她对你心存恨意,做出什么不利于你的事儿来,所以特意将这丫头安排了过去。这些年来她也算是安分守己,虽然言语中有些冲撞,但也没真的做什么,可我也没想到,皇上才刚出征,她竟然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