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好像现在几个同学聚会,一个说我考上了大专一个说我考上了985,那么自然天然的大专就低人家985一头了
这个道理在现在也是一样的,甚至说现代反而比古代的学历歧视要轻许多
在古代那才叫真正的学历歧视我是科举二甲十三名出身,你是二甲十四名,你就算官职现在比我高,我照样看不起你,就是这么穷横
而你也得给我相应的尊重,因为我当初比你考的好出身比你硬所以大家都在争一个好名词,林如海在朝廷内几乎无人不服,为的是什么
就是因为人家是探花郎三鼎甲出身天然的
“学历”上就碾压你们,然后还在扬州历练这么多年,自然而然的他做计相大家心服口服
你换个人上去试试状元要是真的这么没用,也不会这么多人都争的跟什么了似的不是,,,尤其是这一次,在座的几乎都是神童一样的天才人物,几乎没一个心里服气的
大家都是心里憋着一口气,势必要争个长短殿试要考一整天,贡士们黎明时刻由官员带领进入紫禁城,历经点名、散卷、赞拜、行礼等礼节,然后颁发策题,在保和殿进行考试,考一整天直到日暮。
殿试只考策论,由皇帝亲自监考,总共也不过几道策论题,每题写个四五百字,也不知道为啥能考一天,,,到日暮时分收卷,经受卷、掌卷、弥封等官收存,还要等到阅卷的日期,八个阅卷官同时评判,每人一桌,轮流传阅,各加五种记号。
得
“○”最多者为佳卷,这就是所谓的可圈可点,而后就所有卷中,选○最多的十本进呈皇帝。
所以皇帝并不是要把所有贡士的卷子都看完的,只有前十才有资格叫他评判,不然这考一次殿试最多的时候甚至有两百多人一起考,皇帝一天要看两百多份卷子,正经事还做不做了,,,前十份卷子送上来之后,皇帝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三份定为三鼎甲,一旁有填榜官侍候,皇帝说谁好,就把谁填上,一直填到二甲前七名,算是把这十份卷子排了个名次
放榜还需要一段时间,所以贾环这段时间可以说是彻底的放松了,贾家人也很是高兴,要是贾环这段时间就放榜的话,那么贾家算得上是双喜临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