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话,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将宁晨的作用最大化的发挥出来。
得知了学校这边的建议之后,宁晨也是对于这个方案非常的赞同。
这让宁晨不需要仅仅教授某几个班级而已,而是可以同时教授这两个专业几乎所有的学生,讲课的效率将大大的提升。
而对于宁晨具体的授课内容,盛州大学也是给予了宁晨足够的发挥空间。
只要是包含在这个两个专业之内的知识,宁晨便可以自由的选择,不必拘泥于某一本教材。
不过当宁晨正式开始准备起这项工作的时候,也感觉到了这项工作的困难之处。
虽然盛州大学对于宁晨的具体教学内容,并没有进行任何的限制,但因为宁晨需要面对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这让宁晨很难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如果是一些专业性很强的课程,那部分低年级的学生并没有相应的基础,恐怕无法听懂宁晨讲解的内容。
而如果是那些较为基础的内容,对于研究生来说,又会显得太过简单。
思考了一番之后,宁晨最终决定,以自己的这些科目知识的理解,重新编写一些教材。
这些教材并不会忽略基础知识,但会从一些与之前教材不同的角度,重新对知识进行深度的挖掘。
这样一来,即便是高年级的学生,也可以从中获得一些新的收获。
之前宁晨在对这些教材自学的时候,就发现很多的大学教材,在编写方面并不算是合理。
即便是以宁晨这样的学习能力,也很难仅仅凭借教材去理解知识,还需要结合很多的课外资料。
宁晨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这件事情。
经过数日的撰写之后,宁晨总算是完成了一部分的教材编写工作。
在教材的命名上,宁晨也没有去考虑什么复杂的名字,直接命名为数学一和材料学一了,甚至连“大学”的字样都没有添加。
因为这些教材的学习,并不会对学生的年级有任何的限制,宁晨觉得就算是一些特别优秀的中学生,也完全有能力理解这些课程。
完成了这两套教材的编写之后,宁晨将这些两本教材的电子版文件,向学校提交了上去。
当杨连华看到宁晨编写的这本数学一的时候,脸上的表情是极其惊讶的。
不得不说,这是一本创造力非常强大的教材,整个教材的编写思路,没有任何的局限性,而是单通过宁晨的个人理解,单纯的从数学本身出发,进行的教材编写。
按照宁晨的教学计划安排,学生可以更好的学习数学的底层逻辑,而不是机械的按照教材的内容学习,以通过应试为目的。
而当刘旭等人,看到宁晨编写的材料学一的时候,心中也是与杨连华有着类似的感受。
其实不少大学教材的编写者,在教材的编写上面较为敷衍,夸张的说,甚至只是把一些内容进行排列、组合与删改,最后便成为了一本新的教材。
相比之下,宁晨编写的教材则是进行了很多全新的工作,并不只是停留在简单的删改的层面上。
9月份,新的学年到来,随着新生军训的结束,大家都准备好开始新的学期了。
宁晨这边,也即将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大学授课生涯。
宁晨大学教学生涯的第一节课是数学课,上课的地点在盛州大学的礼堂。
包括数学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在内的上千名学生齐聚礼堂,准备好了上这节别开生面的课。
各种不同年级的学生,聚在一起听同一节课,这在教育领域算是非常少见的事情。
由于这门课程的特殊性,这门课程并不是必修课,甚至也不算是考查课,对于学生是否来听课,并没有强制性的要求。
可即便如此,礼堂下面还是坐满了学生,连很多没有工作安排的老师,都来到了现场进行听课。
宁晨来到礼堂台前,微笑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