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心境距离 (第1/3页)
“麻烦你了哈阿云,呵呵。”于啸龙客气道。
“哎呀,咱们之间还说这些干什么,真是的。你吃了这些药,就可以打坐恢复了。”谢添云拿出十几包药物。
说罢他就出了门,留下于啸龙一个人。
看着一大堆东西,于啸龙皱了皱眉头,无奈的一一服下,然后打坐开始调理。
经过在乾坤池内两个月的调理,于啸龙的脉络得到最好的滋补。每一处的脉络亏损都完好的修补。脉络核心作为修行者的命脉,也得到极大的维护。
就好像一个人一年没洗澡,突然彻底的洗干净后,全身的舒爽无法用语言形容。
《经脉决》中说,脉亏而道乏,道乏而命危。脉之精,核为贵。
于啸龙尝试的发动真气,刚一碰触,真气就像突然打开的水龙头,源源不断的真气迅速贯穿着所有的脉络。
于啸龙不敢过多的使用,马上压制了真气的膨胀,使其循序渐进的缓慢流淌。
这个感觉,就好像三伏天喝了一口冰镇饮料,从上到下,所到之处的路径清晰明了。
经历了众多的斗法,于啸龙深深的知道,脉络的爆发就在那一瞬间,掌握好了,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到底什么是修行,什么是道行?道,到底是什么?
于啸龙静静的感受着真气带来的快感,他深刻的领会出道行的意义。
《道意》中明表,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本无名,人强名为道,无名之时,人们可以把它命名为无尽的事物。
道,需要悟,只有彻底悟出其中的内涵,才算跨进道的第一步。《茅山道意》中说:“常有欲以观其窍,常无欲以观其妙。”
观道时是有欲的,既然有欲也就是以自己的认识、知见去观察道。而人的知见是有限的,观见的只能是自己知识见解的道,而不是道本身。
但一个人如果常常没有欲望去观察道,就没有偏执,没有抵触,只有容纳接受。道就会融入观察者身心或说观察者身心融入道中,也就是合一,同于道,合于道就是悟道。
悟道不是虚无飘渺的思想上的理解,是真实可见的,见性是悟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