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线出击!
在初始窄的入弯点,插在内线,抢占弯心。
林一哲并不惊讶,ATS略微向里倾斜,重点在于连接在下一个弯道的走线。
虽然高速弯后下一个弯依旧拥有很宽的道路,但是弯道逐渐变窄,视野变差,更多时候,是依靠车手记忆以及参照物来确定赛道。
第二个弯,走中线,福克斯ST依旧卡在ATS之后。
福克斯ST的内线转为外线,这里的复合弯是四个连续弯道,重点在于最后一个弯道。
第三个弯,双方的位置继续交换。
最后一弯,ATS略微靠近内线。
福克斯ST外线超出。
“拼得就是出弯速度!”王吉内心说道。
双方同时全油门冲刺。
“一哲,加油啊!”薛沐雪看着航拍的视频,无比担忧,而一旁的薛天哲则目无表情。
“哥,你也加油啊!”
“毫无意义。”薛天哲说道,“我以前就说过,汽车这种运动,先是直线,然后弯道,接着是缠斗,然而顶尖车手,看得是整体。”
如果是场地赛,比如F1一级方程式,他的一场比赛需要行驶的距离是300公里以上,你要保证每一圈的节奏,轮胎的使用,有一个庞大的大局观——虽然车队有策略组,但是在场上,开着赛车的依旧是车手。
在这种一圈山路比拼一次的情况下,也是将山路看做一个整体。
在出弯的瞬间,双方的动力不相上下,就是看下一个弯道的入弯。
“几何……路线吗?”在入弯的时候,凯迪拉克ATS结束最大制动的时间更早,也因此,以更快的速度进入了弯道。
福克斯ST受限于线路,根本无法使用此类入弯。
在入弯到弯心的距离,ATS超过了福克斯半个车身。
突然,凯迪拉克ATS的整个车辆偏滑起来。
“有意为之吗?”
在下一个弯道,整个车子又反向偏移——这里又是一个组合弯。
整辆ATS又重新回到了福克斯ST之前。
林一哲在此处使用的方法,就是尽量利用弯道的最大半径,来获取最高速度。
也因为复合弯,所以要考虑整体的弯道连接,而不是单纯一个弯的出弯速度。
王吉停止了进攻,他知道,刚刚双方的缠斗,使双方不仅仅是轮胎,就算是刹车皮,也产生了巨大的压力。
“尽管是性能刹车皮,终究是民用的。”林一哲叹息道,他所使用的EBC黄皮,在经过这几次山路之战后,明显感觉性能已经衰减了,“早知道使用Dixcel的皮了。”
不过,后方使用DixcelZ皮的福克斯ST也不好受。
“所以的压力几乎都在车头。”王吉说道,他使用了前后配的轮毂轮胎,使前轮抓地力更强,将前防倾杆略微调软、后防倾杆略微调硬,束角也调整了前轮向外倾斜(即外八字),让原本前置前驱的福克斯ST偏向于甩尾,即便如此,FF车型的缺陷依旧存在。
通过第二、第三区间,来到了第四个区间。
虽然越女山每次几乎都是大直道-高速弯-逐渐变窄,但是依旧有所区别。
比如第一区间,用一句话形容就是“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是弯道逐渐变宽的,适用于进攻。
第二、第三区间,一开始道路挺宽,然而逐渐变窄,根本很难发动有效进攻,这也是王吉选择跟在身后不进攻的原因。